冯志孝,1938年生,京剧演员,工老生。北京市人。冯志孝的表演潇洒飘逸,嗓音高亢明亮,行腔圆润俏丽,念白情切韵美。他于1987年1月荣获首届京剧“振兴杯”大选赛十佳京剧演员称号。擅演剧目有:《苏武牧羊》、《借东风》、《甘露寺》、《淮河营》、《四进士》、《将相和》及现代戏《红色娘子军》等。
冯志孝 - 个人简介
冯志孝, 男,京剧老生。祖父冯蕙林及姑父姜妙香都是京剧小生演员,姑母冯金芙、伯父冯宇兰均为京剧演员。他1951年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实验学校,从师萧长华、雷喜福、贯大元等学老生戏。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四团任演员。曾在新编历史剧《杨门女将》中扮演寇准,颇得好评。1961年,拜马连良为师。翌年,在袁世海的助演下,演出了马连良亲授的《淮河营》。此后经常与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孙盛武等同台演出《群英会》 、《梁红玉》、《青梅煮酒论英雄》、《将相和》等剧。
冯志孝 - 艺术风格
冯志孝的表演潇洒大方、行腔圆润、吐字清晰,掌握马派艺术,颇有心得。冯志孝主要继承并发扬了马连良先生表演风格中机智、幽默、老辣的一面,如果说《淮河营》、《打严嵩》、《甘露寺》等戏尚属于以继承为主的戏,那么《杨门女将》和《调寇审潘》中的寇准就主要是新创了,《杨门女将》中《金殿》一场,寇准临下场的一句唱:“我料他搬不过天波府的老寿星”,活脱脱地刻画出了寇准的机智性格,而《调寇审潘》中假设阴曹之前的两段唱既揭示了寇准“明知此身落陷井,妙的是陷井处处又无形”的尴尬处境,又以“刀对刀来枪对枪,以荒唐对荒唐我顺理成章”,与戏结尾处的“人急就上房,狗急就跳墙”相呼应,不仅使人们看到了寇准的老辣,而且细品之下还会有一种类似黑色幽默的苦涩的笑,令人回味无穷。在演唱技巧上,冯志孝则更接近马连良先生早年的风格。如果说张学津奉献给观众的是马派艺术的“原汁原味”,那么冯志孝向观从展示的就是精加工后的精品。
冯志孝 - 艺术人生
我们离不开票友
京剧作为国粹,在流行音乐泛滥的今天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冯志孝讲述了两个苦涩的小故事。当初,冯志孝的京剧专辑CD在制作时,他拿着CD封面到另一处进行设计,一个小孩看着画京剧脸谱的CD封面好奇地问:“这是相声吗?”冯志孝无奈地回答:“回去问问你的父母吧,他们应该知道的。”另一次,冯志孝在北京演出,一位歌星十分狂妄,对主办方的安排挑肥拣瘦,并扬言不满足他的要求就罢演。主办方告诉歌星,在座的每一位演员都是他的前辈、老师,大家都没有任何不满。如果他实在不愿意可以不演,歌星只好作罢。随后,主办方向歌星介绍了冯志孝的身份,歌星十分谦虚地说他知道冯志孝是马派传人,他不仅了解马派,还了解颜派。当时冯志孝很吃惊,没想到歌星也了解京剧。便问‘颜’是指谁,大家猜歌星是怎么回答的,他说‘颜’是指颜真卿。所以十分感激大家支持京剧,做人不能浅薄,艺术也不能浅薄。冯志孝说票友来自各行各业,经常到工厂、学校、农村演出,是普及弘扬京剧的宣传员,为京剧传承与发扬作出巨大贡献;而京剧名角是需要票友捧的,名角的名气也是票友们给予的,票友的支持能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总之一句话,我们离不开大家。”
京剧需大力传承发扬
冯志孝说京剧讲究“字、气、劲、味”。所谓“字”是指咬字清楚,京剧表演时唇、齿、喉、舌、牙都可以发声,每个字发声的部位都不同,只有把字咬清楚了,听戏的人才能清楚地接受到信息;“气”是指巧妙地呼吸,喘气、呼气、吸气、换气、偷气各有窍门,有些票友唱京剧时气不够就是因为没有把气安排好;“劲”是指强弱、顿挫、力度,这与人物、段落、环境有关,只有把握好“劲”,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感情和心理变化,才能唱出京剧的劲头来;“味”是指韵味,没有“味”只是唱歌,而不是表演,韵味需要老师的口传心授,也需要票友自己的琢磨和理解。“这是我自己对京剧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冯志孝表示,除了“字、气、劲、味”外,还需要“情”。他解释:“表演是需要投入感情的,有些票友在表演时感情把握得不够准确,整体演出就打了折扣,因此‘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冯志孝小时候,师娘也经常说他师父表演时十分紧张,但师父的紧张是一种责任感,当他站在舞台上时给观众的感觉是美、帅、俏。有演出经验的演员会将紧张消除,转化为表演的动力,尽善尽美地表演,而票友们紧张却影响了发挥,所以紧张对演出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希望票友在今后的演出中要放松心态。”说罢,冯志孝还透露了放松心态的小诀窍。冯志孝还表示,一些票友唱京剧是凭嗓子喊,“大家都有自然的嗓子,都能唱得出来,但凭嗓子喊只是唱戏的低级阶段,大家应该将自然状态转为艺术演唱,这样才能延长艺术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戏中的内涵。”
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京剧艺术展示的是“中国品牌”。冯志孝讲在德国演出《将相和》的动人场景。外国人看得懂京剧,而且很动情。谢幕7次,观众不依不肯,跺脚。最后只好让廉颇和蔺相如再来一次“和”,观众才散去。关于京剧的传承与发展,他以为要全面认识。在文化生活多元化和市场经济影响下,不应当要求人人爱京剧唱京剧。京剧艺术有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不会因此消亡。冯志孝提出了一个令人寻味的口号:“艺术健身”。他说,紧张之余唱唱戏,唱要运气,气通了,情绪调整了,大脑轻松了,身体就健康。新加坡的艺术家潘月红、侯深湖,一个九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了,还精神抖擞上台演唱。这种事例全国很多。
马派艺术。冯志孝认为,马派倾倒观众是因为它本身也是综合的全面的艺术。经过长期积累,在唱、念、做、舞以及服饰、化妆、道具、场面等方面都有规范和严格的要求。最终体现在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才是楚楚动人的。潇洒飘逸是马派表演的特色。许多仰慕者学马可望不可及,重要原因是想走捷径,没有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内练凝重,哪有外形潇洒。马大师当年就是先学谭,扎实苦练基本功,尔后结合自身条件,逐渐形成自己的流派。
冯老师演唱的马派名剧《淮河营》、《苏武牧羊》唱段和《甘露寺》中那段脍炙人口的念白,真可谓字正腔圆,韵味无穷。娴熟的演唱技巧,潇洒飘逸的表演风格,活灵活现地印证了他继承马派艺术的真知灼见和精益求精的执著精神。
冯志孝 - 赞名人
七律马派老生——冯志孝
冯志孝是中国戏曲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在50年代末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之一。与他先后同时的毕业生,除了旦行的杨秋玲、刘长瑜、鲍绮瑜(分配到内蒙古京剧团)郭锦华、刘琪、王晶华等,净行的李长春、李嘉林、吴钰璋、马名骏(分配到乌鲁木齐市京剧团)等,丑行的寇春华、郑岩、孔新垣等之外,生行名家还有孙岳、毕英琦、萧润增和武生李景德、李光等。几位老生演员被分配到中国京剧院(成立了新的“四团”——青年团)之后,被院领导安排分别去学习几个不同的老生流派。冯志孝学习马派是很有成绩的。他在中国京剧院四团的大合作戏《杨门女将》中饰演的寇准就是以马派应工而由自己创造的角色。有诗赞到:
风华正茂忆从前,贯注身心扮昔贤。
扶汉安刘真蒯彻,成人遂愿老乔玄。
行云流水人飘逸,荡气回肠韵朗圆。
但使皮黄春永驻,名家矍铄古稀年。
书法展示
冯志孝 - 活动年表
冯志孝 - 相关条目
冯志孝 - 参考连接
http://history.xikao.com/person.php?name=%E5%86%AF%E5%BF%97%E5%AD%9D
http://www.zhongguoxijuchang.com/yizhihua/yzhfengzhixia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