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林 简历 - 名人简历

张庆林 - 个人简介

张庆林教授主要从事学习、创造和脑科学的研究。在这些领域,张庆林教授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专著20多本,编写教材60多册。一些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一些研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有12篇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被国际SCI(科学论文索引)收录,有13篇被国际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收录。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曾宪梓优秀教师三等奖1项,1999年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00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2001年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的认知方向的学术带头人,2002年批准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2006年成为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认知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张庆林教授曾于1999年、2001年两次赴美,与耶鲁大学教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ternberg合作研究创造性智力,其工作态度和成果也得到了Sternberg的肯定和赞赏。

张庆林 - 研究领域

1.学习和思维领域

在学习研究领域,张教授主要研究学习策略、思维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和教育。在今天的学习型社会中,张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效率教学》(2002年3月)于2005被评为全国教师最想拥有的5本书之一,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元认知发展与主体教育》(1997年8月)获重庆市首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在思维研究领域,对条件推理、四卡问题、三段论推理、THOG问题以及三门问题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在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上发表论文10多篇,深入探讨了推理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从学术上深入探讨了人类思维的非逻辑特点,而且在实践上探讨了人类决策的“认知偏向”和提高科学决策的可能渠道。

结合在学习和思维领域已经取得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研究》(DBB010510),张庆林教授及其团队加强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将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开发了一系列产品。例如,他们研究、开发了“智能化网络教学系统”和中学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的智能化网络学习课程。该产品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两篇论文《In Proces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Network-based Learning》,《 Intelligent characters of web-based Learning platform》,在国际E学习大会的论文集中全文发表,并被SCI(E)收录。

2.创造性研究领域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创造性的研究显得特别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创造性研究领域,张庆林教授主要从事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培养的研究,并在全国取得领先的地位。由他和当时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耶鲁大学教授Sternberg合作主编的《创造性研究手册》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是全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当代创造性研究成果的专著,获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创造性培养与教学策略》(2005年12月)获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在创造性的实验研究中,张庆林教授及其团队在顿悟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展出了更符合现实中的发明创造实际情况的“原型激活理论”,而且建立了更有利于顿悟微观发生、因而更有利于开展ERP、fMRI等脑机制研究的“原型激活实验范型”。中国科学院的罗劲教授在《从困境到超越:顿悟的脑机制研究》(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4):484-489)中不仅讲到 “最近,西南师范大学张庆林小组的邱江等人以谜底是单字的字谜任务作为实验材料,采用ERP技术,研究了认知冲突的脑机制”,而且在讲未来的认知神经科学关于顿悟的研究趋向时提到,“发展多种顿悟性的问题解决任务,从多个方面探讨顿悟过程(比如,张庆林研究小组最近尝试的“原型激活模式”,就有可能同时具备“谜语法”与“词语法”的优点) ”。这一评论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新研究模式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张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成功地申请到了1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高新企业企业家创造性与企业创新潜力的研究”(批准号:70671084),反应出同行评审专家对我们在创造性研究方面的雄厚基础和研究水平的肯定。

张教授曾于1999年、2001年两次赴美,与耶鲁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ternberg和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多元智力理论首创者H.Gardner进行创造性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张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赞赏,认为张教授是一个既勤奋又聪明的学者。

3. 脑科学研究领域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同时,张教授及其团队也很注重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研究,突出体现在思维的脑机制研究方面。在脑科学研究方面,他们主要进行了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汉字认知的脑机制研究。

在逻辑推理的脑机制研究方面,他们将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第一次成功地应用于条件推理的脑机制研究,其研究报告《The neural basis of conditional reason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发表在国际著名认知神经科学杂志Neuropsychologia(SCI收录, IF=4.1)。最近,张教授及其团队目前正在开展有关传递性推理、贝叶斯推理、条件推理以及类比推理的脑机制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结果的系统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揭示人类高级认知过程的脑机制做出重要贡献。

在问题解决的脑机制研究方面,张教授及其团队主要在顿悟的脑机制研究方面有了突破。这支团队根据张庆林教授首创的顿悟的“原型激活理论”和“学习-测试”两阶段实验范型,采用ERP技术,探讨了顿悟问题(字谜问题)脑内时程动态变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论文《Brain Mechanism of Cognitive Conflict in a Guessing Chinese logogriph Task》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Neuroreport上(SCI收录,,影响因子2.5)。在此研究范型的基础上,他们将开展一系列的认知与脑机制研究,期待能最终揭示出创造性思维的奥秘。

此外,他们还做了有关汉字认知的脑机制研究。运用ERP技术研究汉字Stroop效应的脑电变化的论文《Brain mechanism of Stroop interference effect in Chinese characters》,在 Brain Research 杂志上发表[5]。运用ERP技术研究汉字生成的认知冲突脑机制的论文《The ERP effects of cognitive conflict in a Chinese character-generation task》,在NeuroReport (SCI, IF=1.9)上发表。

4.社会心理研究领域

在这一领域,张教授主要从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认知的研究。如,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群体性事件与社会稳定措施的研究以及承担政府部门委托的咨询报告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民众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研究” (批准号:01BSH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西南地区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批准号:04JJDZH014)、国家科技部委托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的子课题(子课题批准号:2002BA906A01-03-5)。这些研究都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丰硕的成果。

张庆林 - 科研项目

2010-2012,(项目编号:309708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视觉识别中类别信息早期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项目负责人,经费27.0万元。
2008-2009,(课题编号:kb2008004)西南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高自尊异质性现象与自尊的神经机制研究》,经费5万元。(104060-20711604)
2007.11.11-2008.3,(课题编号:Chinese Achievement 1-9-1)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子课题“初中语文学业成就及其关键环境变量测查工具研制”(本课题是 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 (项目编号:2006FY110400)的子课题),课题负责人,经费3万元。
2006.01-2009.09,(项目批准号:NSKD06002)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科研基金项目《再探顿悟问题解决中原型激活的脑机制:fMRI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30.0万元。
2006.01-2009.12,(项目批准号:706710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新企业企业家创造性与企业创新潜力的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20.0万元。
2004-2007,(西国重04001)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科研基金项目《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源事件激活能力的发展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30.0万元。
2004-2007,(项目批准号:04JJDZH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20万元。
2002-2006,(DBB010510)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研究》。
2002.12,(02—GJ—31)主持重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
2001.05,(01BSH013)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民众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20万元。
1998.01——2000.12,(批准号39770268)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1.5万元。
1998-2001,(98JAQXLX006)主持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经费2.2万元。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主研(负责“主体性发展与主体教育”子课题),经费0.6万元(主持人划拨)。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品质与教学模式的相关优化研究》,主研(负责“学习心理与CAI”子课题),经费0.6万元(主持人划拨)。
1998.08,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主持)《大中小学生学习习题研究》,经费0.6万元。
1994-1996,(393702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决问题的启发式搜索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5.0万元,己结题。
1994.01——1996.12,(批准号39702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的发展》,项目负责人,经费8.0万元。
1993——1996、6(教社科目,1993年、2号)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主研(负责 “大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子课题),经费0.8万元(主持人划拨),己结题。
1993-1995,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八五”规划课题《语义丰富领域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1.2万元,己结题。
1991,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厂矿子弟校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4.0万元(厂矿校筹集),己结题。
1991,(教科规办,1991年、6号)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企业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研究》。项目负责人,经费0.5 元(学校划拨),己结题。

张庆林 简历 - 名人简历(图1)

张庆林 - 发表文章

2009
1. Yang Juan,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P300 as an index of implicit self-esteem. Neurological Research. Accepted.
2. Qiu Jiang,Li Hong, Zhang Qinglin(corresponding author), Huang Lihui, Guo Yaqiao, Tu Shen, Wang Ting & Wei Dong Tao.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personal experiences in the great Sichuan earsquake impacting on selective atten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s, 2009, 52(7):683-690.
3. Qiang Liu, Hong Li,Jennifer L. Campos, Qi Wang,Ye Zhang,Jiang Qiu,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Hong-jin Sun. The N2pc component in ERP and the lateralization effect of language on color perception. Neuroscience Letters, 454 (2009) 58–61.
4. Ye Zhang, Qiang Liu,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recognition potential reflects an intermediate level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 Neuroscience Letters,2009, 454,86–90.
5. Xiao Xiao, Jiang Qiu, and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dissociation of neural circuits in a Stroop task.NeuroReport, 2009, 7(2), 674-678.
6. Liu Q, Wu Ying, Yang Qun, Campos J-L, Zhang Q (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H-J. Neural correlates of size illusion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 2009, 20(8), 809-814.
7. Zhang Ye, Qiu Jiang, Huang He, Zhang Qinglin (corresponding author) and Bao Baier.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in mirror reading: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9, 44(5), 360-368.
8. Shen Tu, Hong Li, Jerwen Jou,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Ting Wang,Caiyun Yu, Jiang Qiu(corresponding author).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of deception to self preferences. Brain Research, 2009, 1247, 142–148.
9. Chen PF, Qiu J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H, Zhang QL (corresponding author). Spatiotemporal cortical activation underlying dilemma decision mak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9, 82,111-115.
10. Qiu, J., Li, H., Jou, J., Liu, J., Luo, Y.J., Feng, T.Y., Wu, Z.Z., Zhang QL. (corresponding author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Aha" experiences: Evidence from an fMRI Study of insight problem solving. Cortex, 2009, in press.
11. Qiu J, Wei DT, Li H, Zhang QL(corresponding author ), Tu S, Wang T, Yu CY. The vase-face illusion seen by the brain: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2009, 74:69-73.
12. Qiu J, Yu CY, Li H, Jou, J., Tu S, Wang T, Wei DT, Zhang QL(corresponding author ). The impact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reward process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image, 2009, in press.
13. Wang T, Zhang QL, Li H, Qiu J, Tu S,Yu CY. The Time Course of Chinese riddles Solving: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09, 199: 278-282.
14. Wang T, Li H, Zhang QL, Tu S, Yu CY, Qiu J. Comparison of brain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charecters and pseudo-character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9, in press.
15. 邱江,李红,张庆林,黄砾卉,郭亚桥,涂燊,位东涛.创伤事件(汶川地震)对个体选择性注意的影响:一项ERP实验.中国科学,2009,39(3),237-332.
16. 崔茜,张庆林(通讯,邱江,刘强,杜秀敏,阮小林.P300和CNV在GKT的延时反应范式中测谎效果的分离。心理学报,2009,41(4),316-327.
17. 刘春雷,王敏,张庆林(通讯作者).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106-111.
18. 刘春雷,张庆林(通讯作者).错误加工的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9,17(2),341-348.
19. 雷鸣,张庆林(通讯作者).创伤后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616-622.
20. 阮小林,张庆林(通讯作者),杜秀敏,崔茜.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836-84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04JJDZH014))
21. 张华,刘春雷,王一峰,张庆林(通讯作者).错误相关负波在精神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211-1219.
22. 杨娟,张庆林(通讯作者).不同自尊者在赌博情境下的风险规避行为.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1),61-65.
23. 张凤华,邱江,杨群,张庆林(通讯作者).传递性推理的ERP研究。心理学发展与教育,2009,25(4,68-74.
24. 杨娟,张烨,张庆林(通讯作者).外显自尊脑机制研究实验材料的筛选.心理科学, 2009,32(1),44-47.
25. 吴真真,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顿悟脑机制的实验范式探索.心理科学,2009,32(1),122-125.
26. 史滋福,张庆林(通讯作者).“锚定参照错误”偏向对贝叶斯推理成绩的影响.心理科学,2009,32(2),446-448.
27. 杨群,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演绎推理的认知和脑机制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9, 32(3), 646-648.
28. 李明振,喻平,张庆林.数学建模的认知差异研究.心理科学,2009,32(4),926-928.
29. 杨东,金钊,黎樱,张进辅,张庆林.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3,187-210.(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05JJD880067)
30. 任国防,王金娥,张庆林(通讯作者).“学习-再认”范式下汉字错误记忆的ERP研究.心理科学,2009,32(5),1127-1130.
31. 杨群,张凤华,张庆林(通讯作者).条件推理和选择任务的关系:选择任务中的条件推理逻辑.心理学探新,2009,29(4),30-35.
32. 胡发军,张庆林(通讯作者).大学新生SCI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2),152-155.
33. 徐莹,张庆林(通讯作者).不同原因吸烟者的内隐态度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2),161-164.
34. 崔茜,张庆林(通讯作者),任国防.假设生成和任务结构对假设检验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165-170.
35. 刘强,胡中华,赵光,张庆林(通讯作者).目标探测范式中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产生机制探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171-175.
36. 何莹,赵永乐,张庆林(通讯作者).发展性阅读障碍学生的视觉认知能力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176-180.
37. 韩燕,贾丽娜,徐颖,张庆林,徐芬.整体呈现模式下语境和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0),165-168.
38. 戴冰,张惠,张庆林(通讯作者).类比问题解决中图式归纳的多维效应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5),201-204.
39. 徐莹,张庆林(通讯作者).吸烟者内隐态度的ERP研究.心理学探新,2009,29(2),33-37.
40. 宁盛卫,张庆林(第二作者).琼南地区黎汉族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对比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2),57-62.
41. 张劲梅,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分类学研究——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思想战线,2009, 35(2),21-26.
42. 张烨,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镜像汉字早期识别过程的神经机制研究.心理研究,2009,2(1),23-27.

2008年(45)

12. QIU Jiang ,ZHANG QingLin(corresponding author).Aha!” effects in a guessing Chinese logogriph task: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3(53):384-391. (IF=0.722)
13. Jiang Qiu, Hong Li, Qinglin Zh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Qiang Liu, Fenghua Zhang.The Muller–Lyer illusion seen by the brain: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study.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8, 77:150–158.
14. Shi Huiying,Zhang Qinglin(corresponding author),Chen Peifeng,Fan Fenghui. On psychology of ethnic identity and behavioral tendency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Southwest China.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8, 3(2), 270-278.
15. Yuan, J.J., He, Y.Y., Zhang, Q.L(Co-author), Chen, A.T, Li, H. Gender differences in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ERP evidence from a two-choice oddball task. Psychophysiology 2008. 45, 986–993.
16. Qiu J, Li H, Yang D, Luo Yj, Li Y, Wu Zz, Zhang QL(Corresponding author).The Neural Basis of Insight Problem Solv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Brain and cognition (SCI,IF=2.8) 2008, 6(1),100-106.
17. Qiu J, Li H, Wei YG, Liu Q, Zhang Y, Zhang QL (Corresponding author).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in a word generation task: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Psychophysiology(SCI,IF=3.1), 2008, 45(6), 970-976.
18. Qiu J, Li, H., Jou J, Wu ZZ, Zhang Q L (Corresponding author). Spatiotemporal Cortical Activation Underlying the Mental Preparation of Successful Riddles Solv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68(4), 629-634.
19. Juan Yang,Wei Ding, Peifeng Chen,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Images of tactile intimacy in same-sex dyads elicit larger P2 and LPC amplitudes. Neuroscience Letters, 2008,441(2),215-218.
20. Li, F.H., Cao, B.H., Zhang, Q. L. (Co-author), Lin, C.D., Yuan, J. J.,Li, H. Brain activities immediately after finding rare targets. Neuroscience Letters, 2008, 430(3): 269-274. (IF=2.1)
21. Ye Zhang,Jiajin Yuan, Baier Bao, Qinglin Zhang (Corresponding author).The Recognition Potential and Rotated Chinese Characters. Brain Research, 2008, 1 233, 98–105.
22. Junlong Luo , JiaJin Yuan, Jiang Qiu,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Jun Zhong and Zhangcui Huai.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belief-bias effect in syllogistic reasoning: an ERP study.NeuroReport, 2008 ,19(10):1075-1080.
23. Qinqing Yin,Jiang Qiu, Qinglin Zhang (Corresponding author),Xiaohui Wen. Cognitive conflict in audiovisual integration: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 2008, 3:575-578.
24. Zhang Ye, Qiu Jiang, Huang He, Bao Baier, Zhang Qinglin(Corresponding author).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in mirror reading: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8, 6, 1-9.
25. Jiang Qiu, Hong Li, Qiang Liu, and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Brain mechanism of response execution and inhibition: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2008,19(18),121-125
26. SI Ji-wei, ZHANG Qing-lin,Patrick Lemaire.The Sixth Graders’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bout Computational Estimation in Primary School.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6),95-101.
27. 陈丽,张庆林(通讯作者),严霞,张颖,廖祥慧,陈谊.汉语字谜原型激活中的情绪促进效应.心理学报,2008,40(2):127-135.
28. 李小平,张庆林(通讯作者).十文钱问题:中国-古老推理错觉问题初探.心理学报,2008, 40(5),507-515.
29. 杜秀敏,张庆林,曾建敏,崔茜,罗俊龙,阮小林.热手谬误?赌徒谬误?——随机序列知觉中近因效应的格式塔现象研究.心理学报,2008,40(8):853-861.
30. 向玲,王宝玺,张庆林,袁宏.反馈相关ERP成分的参照点效应.心理学报,2008,40(12),1240-1249.
31. 杜秀敏,张庆林,向虹,张海微.热手谬误和赌徒谬误心理机制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524-531.
32. 吴真真,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机制探索.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24(1),31-35.
33. 司继伟,张庆林(第二作者),胡冬梅.小学儿童算术估算能力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6(1):50-57.
34. 刘凤英,张庆林(通讯作者),李红,姚志刚.类别学习中分类学习与推理学习的对比研究.心理科学,2008,31(2):308-311
35. 张凤华,汤永隆,张庆林(通讯作者).条件推理的集合映射模型再探.心理科学, 2008,31(3),592-596.
36. 杨娟,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传递性推理的认知与脑机制探讨.心理科学,2008, 31(3),663-666.
37. 杨兴国,任国防,张庆林(合作者),张进辅.心理扫描中的距离效应再探.心理科学,2008, 31(3),617-619.
38. 李小平, 张庆林(通讯作者).推理错觉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8,31(4),929-931.
39. 刘强,张志杰,王琪,张庆林(通讯作者).多种感觉信息整合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心理科学,2008, 31(4),1021-1023.
40. 王宝玺,向玲,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条件推理中无效推理抑制的ERP研究.心理科学,2008,31(5), 1158-1161.
41. 刘凤英,李红,张庆林(通讯作者),姚志刚.不同类别学习方式的对比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4),61-67.
42. 李爱丽莎,张庆林(通讯作者).多备择决策的联结网络模型.心理科学,2008,31(6):1438-1440.
43. 张凤华,杨群,张庆林(通讯作者),汤永隆.条件推理中的二元效应初探.心理科学,2008,31(6),1461-1465.
44. 邱桂凤,邱江,梁娜,张庆林(通讯作者).汉字识别侧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8,31(1),138-141.
45. 史滋福,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任务情境和证据信息对青少年贝叶斯推理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8,31(1),181-184.
46. 张颖,曾恒旭,张庆林(通讯作者).计算机焦虑问卷的初步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 22(4),291-294.
47. 罗俊龙,邱 江,怀章翠,张庆林(通讯作者).句子加工水平上判断任务的脑机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0(6):168-172.
48. 王丽丽,郭亚桥,邱江,袁加锦,刘晓,张庆林(通讯作者).面孔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8),161-164.
49. 韩燕,邱江,张庆林(通读作者).性别刻板化人名推测判断中的冲突效应.西南大学学报,2008,30(8),164-168.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
50. 郭亚桥,王丽丽,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重复知盲现象中的序列位置效应.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0),160-163.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NSKD06002)
51. 胡发军,曾建敏,张庆林(通讯作者).“两笔损失应整合”编码规则失效的实验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2),156-158.
52. 郭亚桥,邱江,王丽丽,王德路,张庆林(通讯作者).汉字加工中重复知盲的神机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2),159-163.
53. 王丽丽,邱江,郭亚桥,徐莹,张庆林(通讯作者).返回抑制的早期ERP效应.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2),164-167.
54. 杨娟,张庆林(通讯作者).外显自尊的P300效应:来自ERP的证据.心理研究,2008,1(2),16-20.
55. 李志,罗章利,张庆林(通讯作者).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的人格特征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8,6,23-27),2008,14(1),51-55.
56. 何江军,张庆林(通讯作者).重庆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和生活状态调查及建议.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88-1289

2007年(43)

57. Jiajin Yuan , Qinglin Zhang (co-author), Antao Chen, Hong Li,Quanhong Wang, Zhongchunxiao Zhuang , Shiwei Jia. Are we sensitive to valence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ly negative stimuli?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 Neuropsychologia (2007), doi: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07.04.018
58. Jiang Qiu, Hong Li, Xiting Huang, Fenghua Zhang, Antao Chen, Yuejia Luo,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Hong Yuan. The neural basis of conditional reasoning. Neuropsycholigia,2007(45):1533-1539
59. Jiang Qiu, Qinglin Zh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Hong Li, Yuejia Luo, Qinging Yin, Antao Chen and Hong Yuan.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ffects of cognitive conflict in a Chinese character –generation task. NeuroReport(SCI收录, IF=2.4), 2007 18(9):881-886
60. Yang Juan, Li Hong, Qiu Jiang and Zhang Qinglin(corresponding author). Effects of self evaluatiaon on late ERP component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7, Special Issue,106-109
61. JuanYang, Hong Li, Ye Zhang, Jiang Qiu and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neural basis of risky decision-making in a blackjack task. NeuroReport (SCI收录, IF=2.4), 2007, 18(14), 1507-1510
62. Jiang Qiu, Hong Li, Qiang Liu,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Brain mechanisms underlying visual perception and visual mental imagery of Chinese pseudo-character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Brain Research,2007, 1184, 202-209.
63. Qiang Liu, Jiang Qiu, Antao Chen, Juan Yang, Qinglin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Hongjin Sun. The effect of visual reliability on visual-auditory integration: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SCI收录, IF=2.4), 2007,18(17): 1861-1865.
64. 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字谜解决中的“啊哈”效应: 来自ERP 研究的证据.科学通报,2007,22(52),2625-2631.
65. 刘宁,张峰,张庆林(通讯作者),梁娜.重复学习判断中的低自信效应.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788-794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NSKD06002)
66. 郑红渠,张庆林.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度的初步构建.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4),95-100.
67. 张凤华,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THOG问题促进效应研究.心理科学,2007,30(1):232-234 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
68. 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条件推理与概率判断.心理科学,2007,30(2):301-304
69. 肖浩宇,张庆林(通讯作者).单结果多原因情况下的因果判断研究. 心理科学,2007,30(2):355-358
70. 陈小异,邱江,袁宏,史滋福,尹华站,张庆林(通讯作者).中英文Stroop干扰效应的脑机制.心理科学,2007,30(3):529-534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06001)
71. 李小平,张庆林(通讯作者).时间与创造力关系框架的构建.心理科学,2007,30(3):640-642
72. 向玲,王宝玺,张庆林(通讯作者).主观概率判断中次可加性的三因素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7,30(1),253-255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
73. 张凤华,邱江,邱桂凤,张庆林(通讯作者).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再探.心理科学,2007,30(4),886-890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
74. 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李小平.四卡问题解决中的内容与逻辑分析效应.心理科学,2007,30(6),1356-1358.
75. 刑强,黄伟东,张庆林(通讯作者).四巧板问题解决中关键启发信息激活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7, 30(6),1389-1391.
76. 任国防,邱江,曹贵康,张庆林(通讯作者).顿悟:是进程监控还是表征转换.心理科学,2007,30(5),1265-1268.
77. 张劲梅,张庆林(通讯作者).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心理学研究动态.世界民族,2007,85-91.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南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04JJDZH014)的一项成果,同时得到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的资助(项目批准号:NSKD0600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78-83)
78. 杨群,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四卡问题解决中的视角效应.心理学探新,2007,27(1):30-33
79. 张庆林(通讯作者),史慧颖,范丰慧,张劲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1):67-7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04JJDZH014)资助
80. 王金娥,何利,张庆林(通讯作者).工作记忆、注意与一般液态智力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3):162-167 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
81. 张烨,杨娟,张庆林(通讯作者).逻辑分析在四卡问题解决中作用.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10),161-164.
82. 郭兆明,宋宝和,张庆林(通讯作者).代数应用题图式研究概述.数学教学学报,2007,16(4),20-23.
83. 张凤华,王金娥,张庆林(通讯作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交感神经系统的研究与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965-967 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
84. 张颖,张庆林(通讯作者).计算机焦虑的现状研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9):1742-1745 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资助项目(西国重04001)
85. 黄欣,范丰慧,张庆林,谢琴红.师范大学生压力来源及特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530-10533.
86. 王曼,张庆林(通讯作者).拖延行为的研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628-10631.
87. 张京玲,张庆林(通讯作者).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636-10639.
88. 陈谊,张庆林(通讯作者),史慧颖.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青少年问题行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640-10643.
89. 陈丽,张庆林(通讯作者),严霞,张颖,廖祥慧,陈谊. 诱发情绪对汉语字谜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6):5102-5105.
90. 何江军,张庆林(通讯作者),尹辉.教育中的过当效应及其研究.教学与管理,2007,2:9-11
91. 史慧颖,张庆林(通讯作者),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7,18(2):32-36
92. 陈宁,张庆林(通讯作者).教师期待效应的启示.江西教育,2007,5(总第647期):25-26
93. 郑红渠,张庆林.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4),12-16.西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24).
94. 张庆林.繁荣心理科学 服务社会发展.重庆社会科学,2007,4,6-9.
95. 史慧颖,范丰慧,张劲梅,张庆林(通讯作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百川河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2007,6-11.
96. 张莉,张庆林.学生考试焦虑的对策.科学咨询,2007,20,31.

2006年(58)

97. Jiang Qiu, Yuejia Luo, Quanhong Wang, Fenghua Zhang, Qinglin Zhang(通讯作者).Brain mechanism of Stroop interference effect in Chinese characters. Brain Research(SCI收录), 2006, 1072(1):186-193.
98. Jiang Qiu,Hong Li,AnTao Chen,Fenghua Zhang,Jinmei Zhang,Juan Yang,Qinglin Zhang(通讯作者). Brain Mechanism of Cognitive Conflict in a Guessing Chinese logogriph Task. NeuroReport (SCI收录, IF=2.4), 2006, 17(6):679-682
99. 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陈安涛,杨红升,罗跃嘉(通讯作者).关于条件推理的ERP研究.心理学报,2006,38(1):7-14.
100. 邱江,罗跃嘉,吴真真,张庆林(通讯作者).再探猜谜作业中“顿悟”的ERP效应.心理学报,2006,38(4):507-5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25026),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SCX-SW-221),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资助项目(04001,06001))。
101. 史滋福,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明确嵌套集合关系对贝叶斯推理的促进效应.心理学报,2006,38(6):833-840 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06001)
102. 肖浩宇,张庆林(通讯作者),史慧颖. 小学儿童提问能力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85-6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2006,5:34-38).
103. 王宝玺,向玲,张庆林(通讯作者).表征影响三门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4):29-34(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
104. 向玲,张庆林(通讯作者).主观概率判断的支持理论.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689-696 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项目编号:西国重04001)
105. 李艾丽莎,张庆林(通讯作者).决策的选择偏好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618-624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西国重04009)
106. 陈安涛,张庆林,王乃戈,邱江,李红,王秀芳,李小晶.分类活动中的认知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1):1388-13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370488)和国家级重点学科(XGZ04006,XGZ04019)资助项目
107. 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 Monty Hall Dilemma的困难原因探讨. 心理科学,2006,29(1):222-224.
108. 陈丽君,张庆林,蔡治. 材料呈现方式对儿童不同领域问题发现的影响. 心理科学,2006,29(1):297-300.
109. 李艾丽莎,张庆林(通讯作者).研究生创造性动机的研究.心理科学,2006,29(4):857-860.(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西国重04001)基金资助).
110. 吴鑫德,张庆林(通讯作者),熊士荣,李跃春,李秋香.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过程口语报告编码分析.心理科学(学科级刊物),2006,29(4):802-805 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批准号:西国重0400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批准号:DBB010510)资助
111. 曹贵康,杨东,张庆林(通讯作者).顿悟问题解决的原型事件激活:自动还是控制.心理科学,2006,29(5):1123-1127(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基金、西南大学博士基金、西南大学青年基金资助)
112. 刘敏,张庆林(通讯作者).推理的再认启发模式研究.心理科学,2006,29(6):1354-1358
113. 史慧颖,张凤华,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人类非逻辑思维辨析.心理科学,2006,29(6):1409-1411
114. 向玲,王宝玺,张庆林(通讯作者).主观概率判断中次可加性的三因素试验研究.心理科学,2006,30(1):253-255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
115. 郭兆明,宋宝和,张庆林.数学应用题图式层次性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6,15(3):27-30. 人大复印资料G351《中学数学教与学(初中)》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6. 赵玉芳,张金秀,张庆林.西部各族民众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推测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5):34-3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04JJDZH014)阶段性成果。(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35-38;《百百川河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全文转载,2007,263-267)
117. 龚小玲,张庆林.心理学与司法决策:美国心理学会法庭之友辩护状的启示.天府新论,2006,5:70-7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70-78)(《河北法学》2007年第25卷第一期全文转载:178-183)
118. 颜超,吴鑫德,张庆林.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冗余数据的控制——中学化学网络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6,5(总第232期):77-80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资助(课题批准号:DBB010510)
119. 熊士荣,吴鑫德,肖小明,张庆林.科学探究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3):82-86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资助(课题批准号:DBB010510)
120.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问题与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6,4(总第156期):56-59.
121. 吴顺领,张庆林,史慧颖.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提问的策略性.教育探索,2006,2(总第176期):14-15
122. 陈宁,张庆林.教师期待效应的启示.教育探索,2006,6(总第180期):78-79
123. 邱江,杨娟,张庆林(通讯作者).四卡问题解决中的匹配偏向再探.心理学探新,2006,26(1)总第97期:39-41(转第61页).
124. 李小平,张庆林(通讯作者).抽象材料选择任务的表象表征视角.心理学探新,2006,26(2):31-33.
125. 杨娟,邱江,张庆林.工作记忆研究的证据:模型理论和概率理论的融合.中国临床康复,2006,10(6):104-106 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资助项目(西国重04001)
126. 王金娥,张凤华,张庆林(通讯作者).工作记忆容量领域普遍性的争议.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146-148.
127. 王慧良,张庆林(通讯作者).催眠与记忆.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58-160
128. 王宝玺,张庆林(通讯作者).三门问题的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2):140-142
129. 肖浩宇,张庆林(通讯作者).因果关系的判断.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9-12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项目基金资助(西国重04001)
130. 李艾丽莎,张庆林(通讯作者).风险决策中的情感因素.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49-152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项目基金资助(西国重04001)
131. 张庆林,赵玉芳,张劲梅. 西部回、苗、蒙、维族民众对西部大开发关注程度的调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50-53.
132. 史慧颖,赵玉芳,张庆林. 西部各族民众社会焦点问题解决的期望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2):80-83.
133. 张凤华,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反事实条件推理的认知加工机制初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5):172-176 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24,06001)
134. 史滋福,邱江,张卫,张庆林(通讯作者).表征方式与数理图式对解决四卡问题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5):177-181 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06001)
135. 杨娟,邱江,魏强,张庆林(通讯作者).条件推理中前提顺序效应再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157-161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资助项目(西国重04001)
136. 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创造性与初级思维过程.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1):66-69. 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01)
137. 陈宁,张庆林. 基于问题学习的实施及对教师的挑战. 基础教育研究,2006,1:27-29.
138. 陈宁,张庆林,黄硕卉. 从创造性的系统观透视创新障碍. 当代教育论坛,2006,2(总第56期):65-67.
139. 黄硕卉,张庆林,陈宁. 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1):118-120.
140. 邢强,黄伟东,张庆林. 顿悟研究述评及其展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47-51..
141. 李小平,张庆林. 四卡问题的执行功能新解释.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2):34-38(转第73页).
142. 陈丽君,张庆林.提示对儿童问题发现的影响研究及其教育启示.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3):15-18.
143. 邢强,曹贵康,张庆林.顿悟认知机制研究述评.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20-23.
144. 吴顺领,史慧颖,张庆林.对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06,2:21-23
145. 王慧良,张庆林.创造性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总第96期):56-57.
146. 李艾丽莎,张庆林.目标设定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64-70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西国重04001)基金资助
147. 史滋福,陈小异,张庆林(通讯作者).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广东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10:48-50
148. 熊士荣,吴鑫德,肖小明,张庆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化学教育的启示.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总第114期):42-4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资助(课题批准号:DBB010510)
149. 李小平,张庆林.时间与创造力的关系.心理健康,2006,3(1):21-25 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150. 张惠,戴冰,赵玉芳,张庆林(通讯作者),李扬.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中焦点问题的期望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3):63-65(转第71页)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民众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研究”基金资助(编号:01BSH013)
151. 张惠,戴冰,赵玉芳,张庆林.西部青年对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判断研究.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51-54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民众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研究”基金资助(编号:01BSH013)
152. 何江军,张庆林.校园暴力行为探析.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117-120(转第124页)
153. 陈培锋,张庆林.酝酿期间提示的作用研究进展.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26(2):8-9
154. 张庆林,赵玉芳.社会心理学.见:郑杭生主编,新世纪中国社会学:“十五”回顾与“十一五”瞻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5(30)

155. 邱江,吴玉亭,张庆林(通讯作者).命题内容对青少年条件推理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17-21.
156. 张庆林(通讯作者),邱江.顿悟与源事件中启发信息的激活.心理科学,2005,28(1):6-9.
157. 邱江,张庆林.有关条件推理中概率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5,28(3):554-557.
158. 赵玉芳,张庆林(通讯作者).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中社会问题应对策略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3):591-593.( 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西国重0402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63-66).
159. 陈丽君,张庆林,蔡治.问题发现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5,28(4):941-943.
160. 张庆林,邱江.思维和学习领域中的元认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20-2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5年第41卷第4期转载:31-37).
161. 吴鑫德,张庆林,李秋香.化学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设计.教程.教材.教法,2005,25(4):61-67.
162. 熊士荣,吴鑫德,李跃春,谢祥林,张庆林.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的整合.教程.教材.教法,2005,25(6):56-60.
163. Richard E. Mayer,郭兆明,宋宝和,陈亮,张庆林.在多媒体学习中减少认知负荷的9种方法.中国电化教育,2005,8:91-93.
164. 向晋辉,张庆林,赵玉芳.个体间幸灾乐祸情感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内隐性.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102-104. (国家级重点学科项目(西国重04024)).
165. 吴真真,张庆林(通讯作者).领域熟悉度和提问限制对大学生提问创造性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9(44):49-51. (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收录).
166. 张金秀,王权红,张庆林.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心理及行为特征.中国临床康复,2005,9(48):119.(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收录).
167. 龚小玲,毕重增,张庆林.法官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96-96.
168. 郭兆明,宋宝和,张庆林.中国心理学界数学教学心理研究的十年进展.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12-16.
169. 肖瑶,张庆林. 区别爱情和性欲的一个生理模式.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39-43.
170. 李小平,张庆林,何洪波.中学生创造性倾向发展的初步测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65-68.
171. 邱江,张庆林.条件推理中不同前后件概率组合的实验效应.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4):730-734.
172. 梁静,陈培锋,曹贵康,张庆林.科学创造的整合理论.中国学术研究,2005,9(总第124期):35-38.
173. 吴顺领,史慧颖,张庆林.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性.中国学术研究,2005,9(总第124期):86-87.
174. 王慧良,张庆林.类比问题解决的研究述评.中国学术研究,2005,11:4-5.(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资助).
175. 王慧良,张庆林.资金管理中预算的心理模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8(增刊):69-70.
176. 张庆林.当代中国青年的政治价值观.载于:黄希庭,郑涌等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8~99.
177. 张庆林.解决学科问题的思维策略训练.今日教育, 2005,28(总105期):4-5.
178. 刘浩强,张庆林.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105-109.
179. 曹贵康,张庆林.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索.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2(总第132期):33-34.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素质教育 教师读本》2005年第41卷第5期转载,26-27).
180. 刘凤英,张庆林.范畴使用与范畴学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2):65-69.
181. 刘浩强,张庆林.婴儿视觉注意的发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44-49.
182. 张庆林,邱江,赵玉芳.西部民众对若干典型社会问题的推测状况调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3):43-49.
183. 陈丽君,张庆林.儿童问题发现能力及其元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8):81-84.
184. 吴鑫德,张田,张庆林,尹笃林.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化学元学习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化学教育,2005,11:11-14(转35页).

2004(38)

185. 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顿悟的认知过程:表征转变或进程监控.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华人心理学报),2004,5(2):181–194.
186. GuiKang Cao, Jing Liang, & QingLin Zh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of Fifth-Grade Studen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vol.5(2),2004, 215-231.
187. 童世斌,张庆林.元认知训练对提高中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能力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62-68.
188. 邱江,张庆林.Shavinina的智能测评观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4,12(3):416-422.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4,8期全文转载).
189. 邱江,张庆林(通讯作者).假言推理中的概率效应.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505-511.
190. 邱江,张庆林.有关条件推理认知机制的概率理论.心理科学,2004,27(1):165-167.
191. 刘敏,张庆林.推理的启发式再认新模式.心理科学,2004,27(2):493-495.
192. 师保国,张庆林(通讯作者).大学生学科问题类比迁移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27(3):606-610.
193. 任国防,张庆林.表扬与内在动机关系的三种观点.心理科学,2004,27(4):1002-1224.
194. 徐展,张庆林,Robert J.Sternberg.创造性智力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心理科学,2004,27(5):1103-1106.
195. 赵玉芳,张庆林.医生职业倦怠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137-1138.
196. 吴鑫德,张庆林,陈向阳.思维策略训练对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049-105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资助(课程批准号:DBB010510)).
197. 张庆林(通讯作者),邱江,曹贵康.顿悟认知机制的研究述评与理论构想.心理科学,2004,27(6):1435-1437.
198. 郭兆明,张庆林.中学数学智能化网络课程的特色.中国电化教育,2004,10:63-65.(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资助(课程批准号:DBB010510)).
199. 周泓,张庆林.小学生写作能力测验的编制报告.心理学探新,2004,24(4):72-77.
200. 杨柳,张庆林.初一年级学生内、外动机与创造性关系的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1):123-127.
201. 刘浩强,张庆林.身体侵犯和表达性言语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 18(12):843-845.
202. 李艾丽莎,张庆林,杨容.国外关于社会直觉和内隐学习的研究进展——认知神经科学观的解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2):49-52.
203. 何莹,张庆林,李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3):44-47.
204. 朱琳,张庆林.决策的发展性研究进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60-64.
205. 张惠,戴冰,赵玉芳,张庆林.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中焦点问题的社会认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5):26-30.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民众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研究”(01BSH013)).
206. 戴冰,张惠,张庆林.家庭及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刍议.教育探索,2004,6(总156期):81-83.
207. 胡佳怡,张庆林.智能化网络教学中元认知及其培养.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3(总93期):43-45.
208. 李慧莉,张庆林.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过程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1):356-359.
209. 师保国,张庆林.顿悟思维: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3):50-55.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72-74).
210. 张庆林,赵玉芳,戴冰,张惠.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判断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5):92-9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民众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研究”(01BSH013)).
211. 任国防,张庆林.西部部分地区青年对若干社会现象的情绪调.青年探索,2004,3:7-11.
212. 张庆林,赵玉芳.高效率教学理论概述.载于: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编,教育心理学进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386-403.
213. 郭兆明,张庆林.我国数学教学心理研究的十年进展.载于: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编,教育心理学进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258-274.
214. 张庆林,邱江.学科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的训练研究.载于:中国教育科学(200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227—234.
215. 孙丽璐,张庆林.大学生的10种价值观-相关行为结构的联系紧密度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8(5):151-155.
216. 刘凤英,张庆林.神经可塑性理论与智力教育.宜宾学院学报,2004,6:211-2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BAHO13)).
217. 刘浩强,张庆林.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134-136(转第142页).(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儿童心理特征研究》子课题).
218. 任国防,张庆林.DéJà Vu现象的心理学解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3):33-36.
219. 刘凤英,张庆林(通讯作者).范畴学习中分类学习与推理学习的对比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6):29-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BAHO13)).
220. 刘浩强,邵景进,张庆林.社会判断的选择可得性模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总129期):74-77.
221. 任国防,张庆林,李江红.人格、环境与主观幸福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2):16-18(转第22页)
222. 梁静,赵晨鹰,陈培锋,张庆林.归因的两阶段加工过程模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19(4):144-145.

2003(28)

223. Qinglin Z (corresponding author), ALS Li, JY Hu, WY Wang(张庆林,李艾里莎,胡佳怡,王维远). In-Proces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Network-based Learning. In: Wanlei Zhou (edu.) Advances in Web-based Learning—ICWL 2003. PROCEEDING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Berlin: Springer.PP462—472.SCI(E)收录——检索号:IDS Number:BX61H
224. Zhan X, Qinglin Z(corresponding author), ALS Li, WY Wang(徐展,张庆林,李艾里莎,王维远).Intelligent characters of web-based Learning platform. In: Wanlei Zhou (edu.) Advances in Web-based Learning—ICWL 2003. PROCEEDING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 Berlin: Springer.PP351—359.SCI(E)收录——检索号:IDS Number:BX61H
225. 司继伟,张庆林.六年级儿童的估算水平与策略.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35-4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课题资助).
226. 周泓,张庆林.近二十年国内写作心理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3,26(3):690-69
227. 邱江,张庆林.假设检验策略研究进展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4):38-41.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3年第10期转载:56-59).
228. 张惠,戴冰,张庆林.远迁移产生条件的新界定.心理学探新,2003,23(4):29-33
229. 朱琳,张庆林.影响学业成就的社会目标和任务目标——来自目标内容理论的观点.教育探索,2003,6(总第114期):49-51.
230. 曹贵康,杨东,张庆林.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初探.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11(中学文科·第4期):45-47.
231. 杨东,曹贵康,张庆林.过程启发式教学探析(上)——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法初探.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03,4::44-46.
232. 杨东、曹贵康、张庆林. 过程启发式教学探析(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法初探,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03,5,43-48
233. 杨东,曹贵康,张庆林.策略性知识教学模式探析.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03,9:43-46.
234. 杨东、史慧颖、张庆林,治学型学习指导(上),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年8:46-48.
235. 杨东,曹贵康,张庆林.治学型学习指导(下)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10:43-45.
236. 史慧颖,曹贵康,张庆林.研究性学习选题阶段的指导.中小学教材教法(中学文科),2003,5:40-42.
237. 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1):63-69.
238. 张庆林,杨东.论策略性知识向思维能力转化的机制与措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2):10-15.
239. 任国防,张庆林.表扬与内在动机关系的新观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6):31-35.
240. 曹欢,张庆林.青春期抑郁的两性差异.青年探索,2003,1:7-10.
241. 黄任之,张庆林.青年情绪表达冲突.青年探索,2003,4:31-34.
242. 李艾丽莎,张庆林.在线学习的类型及其特点.教育科学,2003,19(1):49-52.
243. 李艾丽莎,张庆林.全球化对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影响.青年研究,2003,5:16-20.
244. 张庆林,胡佳怡.智能化网络教学的过程性定量评估.电化教育研究,2003,129-131.
245. 魏金法,张庆林.中学教师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测量和评价.教育科学研究,2003,4:21-23.
246. 周静,张庆林.关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227-231.
247. 邱江,张庆林.有关推理方式的研究述评.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2):5-8.
248. 杨蓉,张庆林.儿童比例推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5):7-9.
249. 邱江,张庆林,吕健.中小学应对教育探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6:12-13.
250. 曹欢,张庆林.婚姻状况与心理疾病.社会,2003,3:10-11.
251. 曹欢,张庆林.成就目标研究的新进展.新教职,2003,3:11-13.

2002(4)

252. 张庆林,司继伟,王卫红.小学儿童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发展.心理学报,2001,33(5):431-436.
253. 司继伟,张庆林.估算:来自心理学的声音.心理科学,2002,25(2):240-241.(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98jaqx006))
254. 周泓,张庆林.创造性生理基础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1):33-37.
255. 周泓,张庆林.创造性的生理研究新进展.心理学探新,2002,22(3):9-13.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2年第12期转载:15-19)
256. 邱江,张庆林.策略性知识教学综述.教学研究,2002年,4:309-312.

2001(7)

257. 徐展,张庆林.关于创造性的研究述评.心理学动态,2001,1:36-40.
258. 周泓,张庆林.斯腾伯格的智慧平衡理论述评.心理科学,2001,24(2):228-229.
259. 陈丽君,张庆林.中学生主体性调查问卷全国常模的建立.心理科学,2001,24(4):482-483.
260. 杨柳, 张庆林.学生应付学习挫折的掌握取向模式.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6):62-65.
261. 史慧颖,张庆林.斯腾伯格智力测验观评述.心理学探新,2001,21(1):29-32.
262. 张庆林.社会心理学回顾和展望.载于:《跨世纪中国社会学——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00(8)

263. 司继伟,张庆林.写作过程的自我监控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111-112.
264. 张庆林,徐展.小学儿童规则发现的类比迁移研究.心理科学,2000,23(2):207-2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65. 史慧颖,张庆林.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探索,2000,11:38-38.
266. 张庆林.黄希庭心理学学术思想探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5):50-55.
267. 张庆林.人类思维心理机制的新探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6):112-117.
268. 张庆林,陈敏.小学儿童思维能力团体测验的初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4):481-4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9770268)).
269. 邓铸,张庆林.青少年元记忆能力发展的认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0,20(1):38-41(转第51页).(河南省教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成果之一).
270. 史慧颖,张庆林.中学生学习问题、原因及对策探析.辽宁教育研究,2000,12:60-62.

1999(12)

271. 张庆林,司继伟.大学生形成析取概念的假设检验策略研究.心理学报,1999,31(4):397-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72. 张庆林,王永明.类比迁移发生机制的研究.心理科学,1999,22(2):141-1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73. 司继伟,张庆林.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研究理论进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3):63-68.
274. 杨春燕,张庆林.幼儿假设检验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4(3):357-3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9770268)).
275. 童世斌,戴宇,张庆林.初中生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策略训练.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6:21-23.
276. 徐展,张庆林.策略发现的元认知机制和联结机制的交互作用理论.心理学探新,1999,19(2):19-24.
277. 司继伟,张庆林.试论学生学业成就的个体因素.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9):45-49.
278. 司继伟,张庆林.自我监控策略的培养.学科教育,1999,2:47-49.
279. 张庆林.成功解题的方法──学习策略介绍之五.湖南教育,1999,1:34-35.
280. 张庆林.自我监控的方法──学习策略介绍之六.湖南教育,1999,3:34-35.
281. 张庆林,司继伟.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载于:《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82. 张庆林.大学生的学习与创造.载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98(14)

283. 张庆林,杨雄.大学生解决四卡问题的叙述理由效应.心理学报,1998,30(3):348-352.
284. 张庆林,杨春燕.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1998,21(1):1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9770268).
285. 张庆林,王永明.类比迁移的三种理论.心理科学,1998,21(6):550-551.
286. 张庆林.试论主体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43-46.(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
287. 司继伟,张庆林.意识研究的一种新倾向——元认知模型.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8-62.
288. 张庆林.认知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研究.湖南教育,1998,1:26-27.
289. 张庆林.论知识有效学习的条件.湖南教育,1998,3:34-35.
290. 张庆林.短时记忆与课堂教学.湖南教育,1998,5:38-39.
291. 张庆林.加深理解的方法──学习策略介绍之一.湖南教育,1998,9:44-45.
292. 张庆林.巩固记忆的方法──学习策略介绍之二.湖南教育,1998,12:38-39.
293. 张庆林.构造知识的方法──学习策略介绍之三.湖南教育,1998,14:38-39.
294. 张庆林.高效练习的方法——学习策略介绍之四.湖南教育,1998,20:38-39.
295. 毛明山,张庆林.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53-56.
296. 司继伟,张庆林.写作过程的研究新趋向——自我监控.四川心理科学,1998,4:15-19.

1997(14)

297. 张庆林,王永明,张仲明.假设检验思维过程中的启发式策略研究.心理学报,1997,29(1):29-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98. 张庆林,管鹏.小学生表征应用题的元认知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11-14.
299. 张庆林(通讯作者),杨雄.四卡问题的内容促进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7,20(4):311-313(转第310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0. 童世斌,张庆林.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心理学动态,1997,5(1):36-39(转第52页).
301. 张庆林,刘电芝,连庸华.平面几何解题思维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37-41.
302. 张庆林,徐展.幼儿元认知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51-54.
303. 张庆林,肖建平,童世斌,徐剑.中小学生主体性测量维度的初步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2(6):699-703.
304. 杨春燕,张庆林.谈谈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学前教育研究,1997,5(总第65期):6-7.
305. 管鹏,张庆林. 小学生解答复杂应用题的困难原因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1:41-43.
306. 张庆林,管鹏.学生解复杂应用题困难的原因.湖南教育,1997,5:4-4.
307. 谭秀俐,张庆林.专家与新手在科学知识掌握上的差别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2):128-132.
308. 管鹏、张庆林.学生解决复杂应用题的困难原因分析.浙江教育,1997,2.
309. 张庆林、王剑斌.解决几何问题的思维策略训练.四川心理科学,1997,65(1):26-27.
310. 刘电芝、张庆林.中小学开设学科思维策略课的系列实验研究.(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3月).

1996(8)

311. Zhang Qinglin et al. Effects of Content’s on Propositional Reasoning: A Representation-based Explanation.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1996,5:505-512.
312. 张庆林,肖崇好.顿悟与问题表征的转变.心理学报,1996,28(1):30-37.
313. 徐光国,张庆林.习得性勤奋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假设.心理科学,1996,19(3):187-189.
314. 张庆林,王永明.元学习能力及其培养.中国教育学刊,1996,3:34-37.
315. 杨渝川,王卫红,张庆林.中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结构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67-72.
316. 杨春燕,张庆林.幼儿思维发展潜力的新估价.学前教育研究,1996,1(总55期):22-24.
317. 管鹏,段浣云,张庆林.创造型大学生谈高等教育改革.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3):70-75.
318. 谭秀俐,张庆林.理科教学中学生错误概念的矫正.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6,4:71-74.

1995(7)

319. 卢家楣,张庆林.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学术会议.心理学报,1995,27(1):112-112.
320. 谢光辉,张庆林.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获奖者人格特征的研究.心理科学,1995,18(1):50-51.
321. 张蜀林,张庆林.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及其在研究中的运用.心理学动态,1995,3(1):28-33.
322. 张庆林,连庸华.优等生解决几何问题的成功思维策略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9-23.
323. 张庆林.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载于:何向东主编《高师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324. 张庆林、张映雄.论加强目标教学中认知过程的研究.载于:《目标教学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325. 张庆林、姚文忠,认知心理学与现代教学论,《四川心理科学》,1995年3期。

1994(8)

326. 徐光国,张庆林.伊扎德情绪激活四系统理论.心理科学,1994,5:316-319.
327. 张庆林,王振勇,蒲晓容.条件推理中的命题语义加工.心理科学,1994,17(6):346-353.
328. 卢家楣,张庆林.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纪要.心理科学,1994,17(6):379-380.
329. 张庆林,黄蓓.解决学科问题的有效思维策略雏议. 课程·教材·教法,1994,8:15-18(转第4页).
330. 张庆林,杨渝川.学法研究──当代教学观念转变的主题之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22-26.
331. 刘帮惠,张庆林,谢光辉.创造型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9(5):553-557.
332. 王振勇,张庆林,蒲晓容.析取推理中的前提语义加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8(2):179-183.
333. 张庆林.中国青年的政治价值观及教育》.载于: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及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1993(7)

334. 张庆林,曾海田.解决几何问题的启发式搜索策略研究.心理科学,1993,2.
335. 邱玉辉,张庆林.归纳推理的信息加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24-33.
336. 张庆林,谢光辉.25名国家科技发明奖获得者的个性特点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22-27.
337. 邱玉辉,蒲晓容,张庆林.演绎推理新模式理论的实验检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199-206.
338. 张庆林,张蜀林.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谈认知心理学对于CAI的指导意义.载于:《CAI的理论与实践》(林建祥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339. 张庆林.架起通向理想的金桥.载于:王青山主编,《走进大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9月。
340. 黄希庭,张庆林.企业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载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企业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专辑,1993年。

1992(3)

341. 张庆林,黄利.社会推理中的认知偏向.心理科学,1992,1.
342. 张庆林.怎样学习知识才有利于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中国教育学刊,1992,2.(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2年6期全文转载).
343. 张庆林.怎样掌握知识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材·教法,1992,8.

1991(7)

344. 龚自方,张庆林.Meta—分析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心理科学,1991,6.
345. 龚自方,张庆林.总分析—运用统计对若干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科学方法.数理统计与管理,1991,3:39-44.
346. 张庆林.幼儿教育研究中的“人为产物”.学前教育研究,1991,1.
347. 张庆林.调查问卷的设计技术.学前教育研究,1991,3.
348. 张庆林.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学前教育研究,1991,5.
349. 黄希庭,张庆林.儿童和青少年辩认面部表情的实验研究.载于:王更生主编《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8月.
350. 张庆林.多元分析,模拟法.载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年9月.

1989(4)

351. 黄希庭,张庆林.个性的系统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4(1):6-10.
352. 张庆林.关于自由回忆中新近效应的几种解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4(1):108-113.
353. 张庆林.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四川心理科学,1989,4.
354. 张庆林.顿悟心理机制的实验分析.心理学杂志,1989,2.(获西师优秀科研成果奖,重庆市科协优秀论文奖).

1988(3)

355. 张庆林,王维远.试论灵感的心理机制.心理学探新,1988,2.(获重庆市科协优秀论文奖).
356. 张庆林.对专门知识与一般智力的关系的新认识.教育评论,1988,3.(获重庆市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奖.教育文摘88年14期提要转载).
357. 刘电芝,张庆林.试论直觉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1.(湖北教育88年11期转载).(获四川省科协青年优秀论文奖,重庆市科协优秀论文奖.获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2)).

1987(2)

358. 张庆林.关于知觉和表象关系的一些研究.心理学杂志,1987,1.(获重庆市科协优秀论文奖).
359. 黄希庭,张庆林,张小真.活动对短时距时间知觉的影响.心理学杂志,1987,3.

张庆林 - 出版著作

1 张庆林主编.《健康心理学再思考》系列丛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 张庆松,张庆林.《大学生智慧学》. (大学生素质教育读本). 中国出版集团 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
3. 张庆林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导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7月。
4. 张庆林,邱江主编.思维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5. 张庆林,赵玉芳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9月。
6. 赵玉芳,张庆林等著.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认知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7月.西南师大国家级重点学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3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1BSH013)。
7. 张庆林主编.儿童作文思维策略超前训练.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迈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2006年。
8 .张庆林、李艾丽莎主编.创造性培养与教学策略.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
9. [美] D A Bensley著,李小平等译,张庆林审校.心理学批判性思维.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
10. 黄希庭,张庆林,靳玉乐,心理健康教育(32开版本,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共24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11. 黄希庭,张庆林,靳玉乐,心理健康教育(16开版本,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共24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12. 张庆林主编,杨东、曹贵康副主编,华莱超级学习方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3. 刘孝群,李小平译,张庆林审校,Linda Torp, Sara Sage著,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
14. 杨东主编,张庆林,朱琦副主编,人力资源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5. 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16. 张庆林、赵玉芳等译,成功智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ROBERT J STERNBERG,ELENA L GRIGORENKO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
17. 黄希庭,张庆林,李红,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共12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18. 张庆林,杨东主编,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19. 张庆林,R.J. sternberg主编,创造性研究手册,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20. 张庆林, 史慧颖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西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9月。
21. 张庆林《中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丛书(5册)重大出版社,2000年4月。
22. 张庆林主编,《中学生主体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23. 张庆林,《花期情结——走进女中学生的情感世界》,西师出版社,1997年11月。
24. 张庆林主编,《元认知发展与主体教育》,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8月。获重庆市首届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
25. 张庆林主编,《最优学习方法》,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三版)。
26. 黄希庭、张庆林主编,《企业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省哲社“八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重庆市首届哲社科研成果三等奖(1999年)。
27. 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省政府三等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12月。
28. 张庆林等译,《社会认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29. 张庆林等主编,《最优学习方法》,西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二版)。
30. 张庆林主编,《最优学习方法》,西南师大出版社,1993年(一版)。
31. 黄希庭、李文权、张庆林译,《认知心理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81年4月。
32. 黄希庭主编、张庆林副主编,《家庭教育艺术》,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年7月。
33. 张大均、张庆林:《改革的社会心理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获西南师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四川省第五次社会科研成果二等奖(1992年)
34. 黄希庭主编,张庆林、张进辅副主编《人生心理咨询手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获四川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1992。
35. 曾欣然主编的《宣传心理学概论》中写“宣传心理学的教育原则”、“宣传交往的心理分析”两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获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1992年。
36. 黄希庭、李文权、张庆林译:认知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
37. 张庆林等著: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38. 张庆林等著:《幼儿心理咨询和诊断106》,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获四川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0年。
39. 黄希庭主编的《心理学》中写“个性及其倾向”一章,西南师大出版社,1988年。
40. 张进辅、张庆林等译,《当代青年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获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1. 西南师大心理学教研室主编《心理学》中写“个性倾向性”、“思维”、“想象”、“学习心理学”共四章。
42. 四川省广播教育学校主编《心理学》中写“心理的机制”、“儿童心理发展概述”、“个性及其倾向性”三章(与黄希庭合作)

张庆林 - 获奖目录

2009年
1. 张庆林 指导的博士论文《顿悟问题解决中原型激活的认知神经机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6。
2. 张庆林,曹贵康,谭钢,阮昆良,《实验心理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贰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渝第三届证号:20092010(4-1))。2009.2
3. 张庆林《思维心理学》(专著,合作),获重庆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2.6

2008年
1. 张庆林 指导的博士论文《顿悟问题解决中原型激活的认知神经机制》,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重庆市学位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 张庆林 指导的硕士论文《条件推理的集合映射模型再探》,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市学位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3. 张庆林《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研究》,获重庆市高等院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育委员。

2006年
1.张庆林,《创造性培养与教学策略》(专著、合作),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重社科编号:0605085)
2.张庆林、徐展、司继伟、周泓、史慧颖,《创造性研究手册》(专著、合作),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5年
1. 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专著、合作),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重社科编号:0504033)
2. 张庆林,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有关顿悟问题解决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2005年“重庆移动通信杯”优秀学位论文奖,重庆市学位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04年
1.《小学儿童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发展》荣获朱智贤心理学奖。

2001年
1.张庆林,《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专著、合作),重庆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重社科编号:022)
2.张庆林,所指导硕士学位论文《高中生学业成就心里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重庆移动通信杯”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学位委员会

1999年
1.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专著),重庆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重社科编号:024)
2.张庆林,《企业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专著),重庆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重社科编号:081)

1997年
1.张庆林,习得性勤奋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假设,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2.张庆林,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赛获奖者人格特征研究,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3.张庆林,顿悟与问题表征的转变,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4.张庆林,元学习能力及其培养,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5.张庆林,条件推理的前提语义加工,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6.张庆林,解决几何问题的启发式搜索策略研究,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7.张庆林,社会推理中的认知偏向,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8.张庆林,25名国家科技发明奖获得者个性特点分析,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9.张庆林,最优学习方法,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10.张庆林,家庭教育艺术,西师1995-1996年度优秀成果奖(1997)。
11.刘电芝、张庆林,中小学开设学科思维策略课的系列实验研究,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

1996年
1.张庆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专著、合作),四川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川社科奖编号:022)
2.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专著、合作),四川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川社科奖编号:115)
3. 黄希庭、张庆林,《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4年
1.张庆林,认知心理学,西师1992-1993年度自然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
2.张庆林,社会推理中的认知偏向,西师1992-1993年度自然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
3.张庆林,解决几何问题的启发式搜索策略研究,西师1992-1993年度自然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
4.张庆林,家庭教育艺术,西师1992-1993年度自然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
5.张庆林,最优学习方法,西师1992-1993年度自然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
6.张庆林,25名国家科技发明奖获得者个性特点分析,西师1992-1993年度自然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
7.张庆林,怎样掌握知识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99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重庆心理学会评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审定

1992年
1.张庆林,Metu——分析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合作),西师1990-199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奖(1992)。
2.张庆林,《改革的社会心理研究》(合作),西师1990-199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2)
3.张庆林,《改革的社会心理研究》(合作),四川省第五次社会科研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川社科编号:019)
4.张庆林,《人生心理咨询手册》(工具书、合作)(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四川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川社科编号:190)
5.张庆林、王乃武、黎德龙,《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四川省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1992)

1991年
1.张庆林,试论直觉的心理机制(论文),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重社科编号:187)。
2.张庆林,顿悟心理机制的实验分析,1989-1990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重庆心理学会评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审定
3.张庆林,《宣传心理学原理》(专著),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重社科编号:084)
4. 张进辅、张庆林等译,《当代青年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990年
1.张庆林,试论直觉的心理机制(合作),西师1988-1989年度自然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奖(1990)。
2.张庆林,关于自由回忆中新近效应的几种解释,西师学报(自科版)89年第1期。获重庆市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奖。
3.张庆林:顿悟心理机制的实验分析,心理学杂志,1989年第2期。获西师优秀科研成果奖,重庆市科协优秀论文奖。
4.张庆林,关于表象和知觉关系的一些研究,1987-198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重庆心理学会评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审定。
5.张庆林等著:《幼儿心理咨询和诊断106》,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获四川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0年。
6.张庆林,试论灵感发生的心理机制,1987-198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重庆心理学会评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审定

1989年
1.黄希庭、张庆林:个性的系统分析,西师学报(哲社版),8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重庆市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奖。

1988年
1.张庆林:对专门知识与一般智力的关系的新认识,教育评论,88年第3期。获重庆市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奖。教育文摘88年14期提要转载。
2.刘电芝、张庆林:试论直觉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88年第1期,湖北教育88年11期转载。获四川省科协青年优秀论文奖,重庆市科协优秀论文奖。获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张庆林 - 荣誉

1.被西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评为1988—1989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2.被西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评为1990—1992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3.被西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评为1993—1994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4.被西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评为1995—1999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5.被西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00—2002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6.1990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
7.1991年被四川省心理学会评为先进个人。
8.1993年受国务院表彰,并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9.1995年获得西南师范大学1994—1995年度“党政关怀共青团工作奖”。
10.1996年被西南师范大学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1.1999年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12.1999年被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授予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三等奖。
13.2000年被重庆市人事局、重庆市教委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
14.2001年给西南师范大学评为有突出贡献教授。
15.2002年被西南师范大学评为2000—2002年度优秀教师。
16.2002年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事局审定同意,被批准成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17.2003年荣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防止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8.2003年被西南师范大学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干部)。
19.2003年被中共重庆市委工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评为2002-200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20. 2008年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事局审定同意,被批准成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心理学,二级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