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吉林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52年生于东辽县,1977年毕业于四平师院中文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批评方法论、文化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
主要荣誉
多年来曾荣获多项教学和科研奖励:获吉林省政府教学优秀奖三等奖一项:获吉林省政府社科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获国家影视协会影评奖一等奖一项;获吉林省长白山文化奖一等奖一项;获东北三省文化厅东北戏剧研究论文奖—等奖一项:获吉林省文化厅戏剧“飞虎奖”一等、二等奖多项。
主要成就
一、科研获奖情况:
1、论文《论二人转艺术的构型》1994年获长白山文艺奖
2、社科项目《经典重读》2011年获吉林省首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3、论文《论二人转艺术的构型》1995年获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论文《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2007年获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 语文经典重读》2010年获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6、著作《戏谑与狂欢》获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7、著作《文艺新批评》1998年获第四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论文《文学评论所欠缺的》1992年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9、专著 《二人转与东北民俗》2004年获第六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10、专著《二人转与东北民俗》2002年荣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奖
二、教研获奖情况:
1、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获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教材《经典重读》2011年获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3、《讨论式教学改革》1997年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三、其他奖项
四平市首届十佳社科学者(2005)
四平市劳动模范(2007)
四平市文化名人(四平市百名文化名人评比活动,2007)
四平市文化名人(四平市十个文化名人评比活动,2013)
四、科研立项:
1、国家“九五”社科重点项目:《二人转与东北民俗的文化研究》
2、吉林省教育厅项目:《二人转与萨满跳神研究》
3、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东北民间文学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4、吉林省育厅项目:《赵本山现象研究》
5、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经典重读》,2008年结项
6、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赵本山文化现象研究》
7、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当代二人转研究》
8、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现代二人转表演与审美研究》,
9、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二人转史论》,
10、国家教育部项目:《二人转与萨满跳神》(2012年)。
五、科研情况:
著作:
1、《二人转与东北民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2、《二人转的文化阐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6月版,2008年重印
3、《戏谑与狂欢》,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二人转探源》,吉林出版集团、吉林文史出版社
5、《二人转启示录》,吉林出版集团、吉林文史出版社
6、《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语文经典重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年,2009、12,2011重印
8、《探索心灵深处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教材情况: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育部推荐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2006年再版;
2、《文学批评方法论》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
3、《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4、《中国现当代文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代表性论文:
1、《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与《荷塘月色》的“叠合法”分析,《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3、爱情情结和阶级意识的纠葛与冲突:<雷雨>周朴园与侍萍重逢一场戏的精神分析,《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4、美人原型的置换变形:回应程世和及对《荷塘月色》的原型批评,《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
5、“完型”方法与命运原型模式的呈现:<雷雨>艺术方法及其悲剧主题的重新探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1期
6、《荷塘月色》潜意识愿望的“系统结构”,《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7、中华祖先图腾深化之谜的破解:叶舒宪《熊图腾》的学术发现,《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2期
8、 阿Q转败为胜的心理法术:《阿Q正传》重新解读,《文艺争鸣》2007年11期
9、二人转原型的跨文化探讨,《戏曲研究》2010年(总第80集)
10、女爱男:二人转的结构原型,《文化遗产》2010年第1期
11、欲望时代的文学教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2、圣婚仪式的“二人转”:神圣的范式,《戏剧文学》2007年第7期
13、形式及意义的另一种探讨:重读《荷塘月色》,《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14、狂欢化的戏剧,《艺术评论》2006年第12期
15、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悲剧:《孔雀东南飞》主题的重新探讨,《名作欣赏》2006年第4期
16、新型二人转的原生形态,《吉林日报》2010年12月16日
主要经历
风雨坎坷求学路
杨朴老师1952年出生在辽源一个十分贫寒的农民家庭,父母含辛茹苦抚养着他和他的哥哥。在国家普遍困难的大背景下,他和其他很多农村孩子一样度过了那个辛酸的童年,没有美好,却留下了可以用一生去品味的感动和一段奋斗的佳话。最饥饿的1962年,全家好几天才能吃上一顿苞米面汤。这个时候父母总是把碗里仅有的一点苞米面疙瘩挑给他,自己却喝那又稀又黑的面糊汤。家境的贫寒没有让杨朴老师退缩,困难时期一家人相濡以沫构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尽管生活艰难,杨朴老师渴望求学的心情一点没有减少。为了能读书还能分到粮食,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满村满山去捡拾粪土来挣取工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
“只要一想到挣够工分就能读书,多苦多累都不觉得了。拾粪在我眼里那是捡拾希望啊!”杨朴老师至今回想起当年赶着毛驴车,穿着没有衬衣衬裤的空心棉袄在刺骨的寒风中捡拾粪土,手脚冻得钻心疼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好不容易在当地小学读完三年,刚上初中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初中在断断续续中读了三年后被分配回了辽源当地的银行工作。19岁的他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工作非常努力;但他却又时常感到自己书没有念够,当听到一些在四平师专(我校前身)读书的大学生讲述读大学的美好,他羡慕不已。一次偶然到四平出差的机会,他特意跑到位于城郊的四平师专,五月的校园开满了桃花,美不胜收。那股渴望知识的强烈愿望在心头重新燃烧起来,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那份当时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重新走上了当时被很多人看成是“神经病”行为的求学路。他的辞职断了家里一项最重要的收入,一年后,他的母亲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这成了他心里永远的一块伤疤,他责怪自己“不孝”。
1974年,杨朴老师成为四平师专的工农兵学员。刚从混乱中恢复过来的四平师专却没有他憧憬的那般美好,校园里还遗留着一些“极左”的思想。工农兵学员更多的时候是以参加劳动为主,生活也异常艰辛,当时学员作对联自嘲:上联“顽固不化的窝窝头”,下联“死不改悔的白菜汤”,横批“顿顿如此”。尽管学习条件简陋,尽管当时多看几本书也会被别人批评为“出头子”,杨朴老师仍然抓住所有的机会弥补自身知识的空白,并于1977年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员。
像“拾粪”一样捡拾希望,像种庄稼一样做学问
“农民不会因为今年收成不好,涝了旱了就不种地了。他们总是默默地耕耘,他们坚信勤奋后面必会硕果累累。”杨朴老师总这么说,这也是他干工作、做学问的信念。参加工作后他深知自己农民家庭出身,没有家世,正该读书求学的时候又耽误了,于是他抓住一切机会“恶补”。他先后到东北师大、复旦大学等学校进修,数十年来,每天坚持读书学习。早些时候有人说他是“不务正业”,花大量时间去钻研跟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东西。然而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把所有钻研的课题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著名学者叶舒宪在他的著作《二人转的文化阐释》中写道:“杨朴先生这部著作在方法论上的启迪不仅限于文学、艺术和民俗研究方面,也会给史学、心理学和方兴未艾的性别学研究带来积极的影响。”著名学者余秋雨更是把他的著作直接推荐给了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杨朴老师笑言道:“这是最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