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通用7篇)

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通用7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1

  1结果与分析

  1.1调查访谈的思考在调查访问中,在校就读从训的三集中的少年运动员中,占受访的67%的运动员均反映出他们不喜欢读书。更喜欢参加各自从事的运动项目训练,即便是高强度、负荷也无怨无悔,再苦再累都愿意承受。15%的运动员是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运动天赋,文化知识结构偏差较多,由家长授意才进入各自的运动项目参加训练;余下18%是具有一定潜能,由教练员挑选而入队的。作为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吸取大量文化知识时期,人仍处在似懂非懂不成熟阶段,因此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运动员普遍缺乏自我约束力,他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充沛的精力和好奇的心理,躁动则成为他们的一大特征,极大的影响了他们潜心学习文化知识。加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运动员的培养模式都是由业余体校逐层向上输送的较封闭且单一直线式,专业化程度较高,相对集中的一种形式在进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逐步失去昔日的优势,弊端显而易见地暴露出“重体轻文”,“重训轻读”的思想倾向,忽略了文化学习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价值,只盯住运动成绩的获取这一层面上,有的家长也存有这种思想。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系统的训练成为运动训练的主体,传统训练方式忽视了文化学习,进而影响运动员对现代科学训练的理解。出现跟不上进度要求或不能充分发挥出最大潜能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运动员自身对文化课不重视,重训轻文的思想导致文化素质偏低,只能局限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又无其他一技之长,进而阻碍了以后更高的就学和再就业;另一方面,部分教练员重训轻文,且自身文化素质低,科学训练与科学管理和对文化学习重要性的理解认识不到位,进而直接影响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运动员的发展。在访谈中校分管领导及教务人员也倾吐其难处,授课教师常因学生的怠学而无语。诸此,反映出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够有效促进少年运动员的综合实力的发展,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1.2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影响因素构成影响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主要是由内外因所致的。内因是产生的主要因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具体表现在个人思想认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三方面;而外因则在于硬件设施,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师资结构及水平,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训练时间与负荷五个方面因素。设施是前提,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教学形式、方法,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文化氛围,对少年运动员具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少年运动员的积极性。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原动力。

  1.3学习与训练竞赛的矛盾冲突

  1.2.1训练竞赛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文化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系统性,学习环境相对稳定性。而对少年运动员而言,在当今竞技体育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下,由于训练和比赛占用了相当多的时间,作为运动员其首要任务是训练、比赛。因此挤占学习时间是不可避免。尤其受“唯成绩论”的直接影响,出现了训练时间长,学习时间自然就少与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文化课时间大为缩水,很难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导致运动员本来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不强,知识的空白点多,日积月累造成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众所周知,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公民接受教育的基础权利。它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方针。诸如“上调试训”而中断学习等情况的存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不但得不到保证还势必受到影响。原本少儿运动员学习的知识点极有限了,这一来不更雪上加霜,进而恶性循环便产生一系列不好的学习方面上的种种行为做法。

  1.2.2课程设置不完善在访谈调查中不难得知,目前大多数运动队,少体校开设的课程仅限于语、数、英三门课。显然,这对于少儿运动员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加之,学生本身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教学时间又无法得到根本满足,许多教师只顾完成进度计划,学生知识点没有得到较好好的掌握,只求过程不求结果。“不懂———枯乏———厌学”的思想自然产生,课堂纪律也就无法得到较好的保证。一些想学的学生也因此连带受影响,最终也融入这一群体之中,对文化学习抱着消极情绪和态度。

  2结论与建议

  2.1协调解决学训之间的冲突

  2.1.1坚持走“体教结合”之路体育和教育是一对相互依赖的关系。必须找到既符合运动训练特征,又满足教育培养体系的规律的路子。走“体教结合”的路子,则是两者有机结合的最佳模式。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一种业余训练体制。其作用不仅能有效解决文化学习诸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坚持走“体教结合”的路子。体育行政职能部门应重视教育部门沟通联系,撘桥铺垫,选择有意向有一定基础的普通中小学为“体教结合”的体育项目基地,并共同参与基地建设工作,从运动员的选拔、进入基地学校就读、文化学习的全程跟踪、训练及比赛及文化课程的补习辅导,奖励机制等。确实做到体育与教育间的优势互补,获取体育与教育的双赢成效。我市体操班与市实验小学的成功结合事例。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后备人才源源不断,运动成绩稳步提高,就是最好的见证。

  2.1.2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内脏器官身体机能生长尚未健全,过早的高强度,大运动量的成人化训练。这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不科学的训练方式,一则影响运动员的成长发育,身体健康;二则会断送优秀运动员的前程,同时还会因不适宜的运动量所导致过度疲劳或运动损伤等因素致使对文化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课。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成效。应根据少年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和负荷。教学组织形式应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配合灵活且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什少儿运动员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运动员特有的充沛体力的身体条件来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实现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协同发展。

  2.2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能力中国与国外体育的差距除了理念上的差距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文化素质的差距,这已被众多体育人士所共识。我们国内许多运动队,甚至优秀运动队,优秀运动员仅有小学,初中文凭;国外不乏有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的专业文凭。可见高的文化素质使运动员更能领悟运动的精神和内涵,更能深刻理解从事项目的规律。感受技战术的真缔,“清华模式”的成功表明了,文化学习不仅能促进运动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能对动作的领悟力和训练自觉性增强,提升训练与比赛的绩效。

  2.3完善课程设置,适当加大投入依据体校培养特点,合理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所享有的各门主干课程学习的同时,根据少儿运动员的特性,适当拓宽学习门类。选择一些适合少年儿童又为这一群体所喜欢的课程,如音乐,美术等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少年运动员的个人修养并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同时适当加大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成本投资力度,以改善教学环境和设施条件,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有条件力争配置多媒体教室及电子阅览室等。为教师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调动教师教学热情,激发少年运动员轻松的学习的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为运动训练,运动成绩的迅猛发展服务。

  2.4确立科学严格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监督及奖惩制度,不应当只界定在奖励运动成绩和体育技能方面,而应当把文化学习及文化成绩也列入到奖惩的系列内,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将运动员文化学习成效也纳入教练员的年度考核条例之中,进行逐级考核监督,逐步提高自觉性和积极性,提升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2.5加强宣传力度和积极引导加强对少年运动员、运动队、家长、教练员等有关人员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宣传与正确的引导,形成三位一体,立体式态势,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重视这一群体,来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文化教育,积极引导提什对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剔除“重体轻文”,“重训轻读”的思想,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能更快更好更有效的提高运动训练技术水平,去创造更佳的成绩。获取文化知识与竞技水平双丰收。

  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2

  抛体(平抛)运动是高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曲线运动》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在学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对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下面就本节内容谈一下自己对新课改的认识以及教学中的反思和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对比旧教材,领会新课程中的教育理念。

  1、教材的分析

  新教材中,把抛体运动分为连续的两节进行。前一节内容为抛体运动的规律,虽然内容仍以平抛为主,但文中提及抛体运动的概念,并且要求用研究平抛运动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斜抛运动,尝试导出斜抛物体运动轨迹的关系式,讨论关系式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在备课中,同事们的普遍感受是,新教科书不仅要求平抛,而且还涉及到了斜抛,好像比过去难了。对此,我的理解是,其实这里不仅不要生背诵斜抛的结论,甚至连平抛的结论也做了淡化处理:平抛轨迹只是在一个例题中做了讨论。从科学方法的角度看,解决平抛问题的方法与解决斜抛问题的方法没有区别。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是相吻合的,其中的“分析”、“用……方法”更是体现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2、方法与手段,注重方法教学

  通过对新课改的认识,我觉得,中学物理的学习,除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技能需要学习、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借鉴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对自己未认识的事物进行探究,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所以我在教学中,把这一节课的重点放在实验探究上,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推导上。

  由于栖霞一中“班班通”工程的开通,所以多媒体教学课程得以真正实施。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我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投影仪、录音视频、动画FLASH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如抛体运动,在让学生讨论的前提下,我帮他们总结了两个探究方向:

  ①竖直方向的分运动;

  ②水平方向的分运动。

  让学生提出猜想,再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加以验证,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课外的学习中去。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

  1、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思维

  在学生提出猜想、进行试验验证时,可给学生介绍平抛竖落仪的构造,让学生提出验证的方法。学生经过分组讨论后,总结出了如何实验:一球做平抛运动,一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观察是否同时落地(在这里,引导学生如何确定两球同时落地,听是否只有一次较大的响声)。实验结束,进一步引导:该实验只能说明全过程二球所用时间相同,不能说明二球在任何时刻都在同一高度。怎么办呢?这时,可以采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将频闪照片(1/30秒)投影到银幕上,让同学们研究竖直方向二球的位置。每隔1/30秒二球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相同,得出结论:平抛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2、转变授课方式,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通过新课改的培训,我感受体会颇深:教师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教授者,而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最后才是解惑者。新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广大空间和机会,教师可以自主确定教学的方式,可以适当筛选或补充活动的内容,可以引用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自行设计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等等方式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新教材给予了教师全新的体验,在教学方式上则表现为,变老师主讲为学生讨论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设计探究水平方向的分运动的方案时,我事先预想了几个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案。实际上课时,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方案新颖。如8班的马永、盛杰等同学,经过讨论后提出,将平抛实验器改装,加一轨道,使一个小球以平抛的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平抛运动的小球能击中匀速运动的小球,则说明平抛运动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可以将平抛运动从竖直方向投影,研究投影的运动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真正做到了“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物理课程情境

  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时,总是要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物理形象,特别是动态的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和推理。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大量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因为条件的限制不能搬进教室,学生只能根据教材描述,或教师的语言叙述,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形象。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从网络寻找合适的资源,就可以更好地反映真实的、丰富多彩的情境。比如在讲解本节新课时,我选用了一段视频——柯受良驾驶汽车飞越黄河,动态的视频展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抓住了学生的心,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了抛体运动的概念。

  适当的教学反思,可以对我们所进行的教学工作进行更好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评价,最终促成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3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已得到了相当的发展,由于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自身机体要求都在明显地不断增强。运动员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挖掘他们的肌肉——韧带的潜力。

  不论是业余的还是职业足球运动员,只要一进入比赛场地,就会为了争取最好成绩而尽最大努力。其技术、技能和经验有助于地避免某些灾祸。但是,疲劳和偶然性将会使那些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因素意想不到的出现。绿茵场上竞争的激烈性,个别运动员不良的职业道德等也使得损伤现象加剧。

  易受到损伤的部分——肌肉、肌健、韧带和骨骼等,能够或长或短地影响运动员重返运动场的时间。因此,尽量缩短受伤队员伤口愈合的时间或加快恢复时间,了解损伤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应只是医生们的工作,教练员及运动员本人也应有所了解,并予以积极的配合。

  一、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原因分析

  (一)原因

  1.物理因素

  比赛和训练中对方争球时,大、小腿等部位常常被对方碰撞、踢击或拌摔、推拉等造成身体各部位尤其是膝、踝关节突然改变体位或过度内收外展、扭转等引起肌肉、韧带及骨的损伤。被球踢击到面部、腹部、阴囊及等都可以造成外力损伤,粗野及犯规动作是引起拐伤的主要原因。运球抢球时,踩在球的上面,也容易引起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保护措施不完善,都会造成局部劳损。此外,肌膜炎,腰肌筋膜炎、筋骨软骨病等均属劳损,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2.心理因素

  影响运动员损伤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唤醒水平、焦虑、注意力和自信心。这些心理反应可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评价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表现出来。过度的唤醒激发。情绪的变化能激发,同时也能抑制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适度的唤醒水平能使运动员临场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缺乏唤醒的激发,身心的能量和技术动作的发挥只能局限在较低的水平上。过度的唤醒激发又将阻碍技术水平的发挥。在疲劳状态下,大脑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明显降低,运动员的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功能率乱,运动员的本体感受器的技能状况下降,动作的稳定性降低,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容易受伤。

  (二)原因分析

  1.运动员的身体特征

  运动员的身体特征因人而异。与损伤有一定关联的因素大体上表现在年龄、体重、身体姿势等方面。年龄是一个难以控制的因素,而生长的年龄是运动员与周围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时间尺度,它与生物上的生长和经验是不可分割的。正确的姿势能防止突然和以外的扭伤,消极懒散的姿态加上肌肉弹性较差则使运动员易于受伤,而不断变换的姿势加上较好的肌肉弹性能保护韧带。

  2.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目前,人们对于运动损伤问题的心理方面的注意力在增加。布罗迪。L认为运动事故问题的核心在于运动员的性格。他描述了个性特征,包括:机能不足的感觉;敌视的感觉;责任感不足;身体的全神贯注的能力;与攻击性不相称的能力;胆怯;无懈可击的感觉;易激动的队员被观众嘲笑和对导致焦虑的压力的一系列反应及生活态度等所引起的高度激动。

  3.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这涉及到为确保运动员获得最适宜的竞技状态所采用的手段,它包括:一个在训练、饮食、休息和按摩之间保持平衡的计划;增加肌肉爆发力量、耐力和其他素质的练习;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保护动作、快速的反应和身体柔韧性的课程。此外不良的嗜好,如吸烟、酗酒、以及疾病不仅影响竞技能力,而且也易导致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受伤。

  二、结论和建议

  1.由于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所以运动员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2.运动员拐伤的部分是全方位的,但主要是集中在腿部上。

  3.思想上的不重视也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因素。

  4.减少物理因素造成运动损伤。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减少和杜绝有意犯规和故意伤人的行为;技术练习,正常掌握各种技术并能熟练运用。同时注意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尤其注意发展躁关节膝关节及大腿、小腿肌群的力量和柔韧。对易受伤部位要专门进行训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协调性和灵敏性的训练;比赛和训练中严格执行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的有关规定,特别注意穿好球袜及戴好护腿板等。

  5.减少心理因素造成运动损伤。加强训练中的心理监测。在指定训练计划时,要把心理训练纳入训练过程,应重视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培养,让运动员了解自己伤势的所有情况。教练员可以通过运动员进行焦虑值的测定来测定运动员在紧张状态下,完成动作时参加收缩的肌肉,以进行心理指导,减低因焦虑造成损伤的发病率。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作用。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交流,能够给运动员提供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场所,使他们在心理上的负担得以释放,从而对训练和比赛充满信心。同时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心理训练。设置可实现目标。在各种提高动机的心理学方法中,目标设置是一种实际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运动员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目标和事业发展的方向。

  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4

  1概述

  当前各大院校的自主招生和不断的扩招,直接导致各大院校所招收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运动专业技能良莠不齐,出现整体水平下降,无专无能的趋势。对此本人通过对西南地区某体育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法,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2宏观领域的研究

  本研究对于西南地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前的运动专项技能、运动员等级、参加专项的训练时间、参加过的专项比赛的级别以及获得最高奖项、高考体育加试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意在根本上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专项技能状况才能在之后各方面做到有放失的调整和解决实际存在的种种问题。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无疑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核心方向的,其培养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的高素质、专业化与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无疑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体育教师专业化和运动专项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10年前教育部就有颁布有关文件,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也确定为:

  (1)胜任起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专业项目训练和各种竞赛工作。

  (2)要能对学校体育进行科学的研究工作。

  (3)胜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和学校之间交流与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

  但是随着各省市高校对体教专业学生考试制度的改变如,高考时的体育加试只考身体素质不考专项技能。或高考自主招生方式统一采用网上招生等。加之全国各大专院校不断的扩招使得体育教育专业考生出现良莠不齐、运动技术水平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1]。在面临这种整体趋势下,全国各大专院校对于体育师资培方面就应该进行改革,先进行调整包括:招生制度方面、学校课程的设置方面、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等方面[2]。本文西南某体育院校的体教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具体对象实体为其运动专项技术能力。首先通过对体育专业院校中的体教生入校前的运动经历和所掌握的专项技能状况进行调查、分类与分析。最后通过各体育专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分析其主要因素。

  3微观领域的研究

  由于本人在查阅了国内外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后,未发现有对运动专项技能概念的具体界定,本研究大胆的对“运动专项技能”的概念暂时界定为:运动技术中为人从事运动过程中所具备的较高水平的一种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对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以及部分大中小学的基层体育教师制定了三大类调查问卷进行整体抽样调查。其中发放于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882份,为88。2%的回收率。通过对以上问卷各项指标和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与数理统计法检验。再运用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得出研究假设。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专项技能状况将其掌握运动技能的状况分成一专多能、无专多能、一专少能、无专少能[3],四大类进行研究分析。被调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专项共有15类,其中填写田径类项目共有573人,占全部被调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总人数的65%以上,比例超过1/2这表明田径项目为内容主要占据了大部分中小学的课余运动训练,这无利于学校对其他的项目的开展与发展[4]。其中有100人没有填写专项这在调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占据了总数的10%之多,由此可见此类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专项,多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或严重偏科在体育教师的劝说下为了上大学或报好大学、好专业临时转报体育专业的,此类学生训练内容也只围绕高考考试项目进行专门的练习,受到系统训练者少之又少一般都没有专项技能。从被调查的60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二级以上运动员只有180人,无等级运动员共有230人,其中大部分只接授过田径类项目的训练,除了传统的项目外其它运动项目基本无法接触。在大学之前参加专项训练时间在1年以下的共有288人只占被调查这总数的33。2%呈现出增长趋势。综上所述,被调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在校期间的专项共计17项,田赛径赛所占比例最大共计118人占总人数的15%左右,但于学生进校前的专项统计所占比重也是有所下降的,并且降幅较大,而学生在进校前无专项的只有70人左右只占总人数的10%不到。通过调查得知出现此类情况主要还是与学校的教学设计有关[7]。排名运动项目训练人数前十的是:1篮球、2田径、3健美操、4足球、5乒乓球、6网球、7排球、8游泳、9羽毛球、10体操,人数都在50人左右。这10个项目项目在中小学基础体育教学中具有一些共性:常见、可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喜爱、场地满足允许、与学校传统项目相结合,同时这些共同断也是可以进行大单元的教学内容。

  3·1在校期间本专项的运动员等级

  调查显示,被调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二级以上运动员共计33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7。4%,与大学入学前的相比下降幅度较明显,从2009~2012年级呈现出来的下降趋势尤为突出;其中无任何运动员等级的学生有400人以上占据总人数的50%左右,而从2009~2012年级中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则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通过调查和分析,可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对专业课程设计方面;

  (2)学校给学生提供各类比赛项目方面;

  (3)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个人的运动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方面。

  3·2目前体教生在校期间所参的专项技能训练的时间

  被调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时间,从2009年级学生专业项目训练时间在4年以上的15人占总人数的15%左右;2010年级学生专业项目训练时间在3年以上的70人占总人数的29%以上;2011年级学生专业项目训练时间在2年以上的有55人占总人数的30%左右;2012年级专项训练在1年以上的有200人以上占总人数的70%以上。通过调查分析其主因和学校开设几年的专业课程相关还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等也相关。

  3·3在校期间的各专项比赛的等级和级别以及学生能获得的最高奖项

  被调查的体教生在进校之前参加过全国以上比赛的有25左右,而进校后只有15人左右两者所占总人数分别为2。5%和1。3%相差1。3个百分点之多。其主因有两点: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稍差;

  (2)运动项目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其中包括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和在校跟读的现役运动员之间产生的竞争。

  4建议

  (1)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建议上级教育部门对该专业的招生制度进行优化改革,增加体育高考的专项技能水平测试,对学生进行较全部的综合素质考察。

  (2)针对新入学的学生,导师因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制定较符合学生本人实际的个人计划,引导学生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3)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提高对体育教育学生一专技能的重视。

  (4)为了更高效率的发展提高体教学生的专业运动技能,学校在课程的设计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合理安排:专选、选修、训练、体验课的课时比例,技术与休息时间比例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等。

  5结论

  (1)因为近几年的高校扩招,造成学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2)体育专业类学生自身运动水平与基础教育紧密相扣,但该类学生进入大学后运动强度及训练水平不理想,整体素质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不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3)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调查与严谨的分析得出,可大致将此类体教学生专业技能的状况分为4大类:①一专多能;②一专少能;③无专多能;④无专少能。

  (4)在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后,得出根据体教专业学生目前的专项技能状况,可将该课程也分成4个大类:①专选课;②选修课;③训练课;④体验课。

  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5

  摘要:海宁一中依托“三生教育”,把“生命、生存、生活”融为一体。本文在结合我校“三生教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对定向运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得出此运动在中学实践中的意义,在学生成长生涯中养成他们对生命、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三生教育”;高中;定向运动;实践性我校依托

  “三生教育”课程建设探索了高中德育教育的新路径,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融为一体,依托“课程化”有机地融合构建素质教育的载体。我校定向运动发展理念是在“三生教育”基础上强化了对生命的追求,对生存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

  一、从生命理念出发

  活着—生命—爱命———人生的前提与载体,要懂得珍爱生命从而爱护自己,懂得敬畏生命从而关爱他人,懂得感恩生命从而尊敬师长[1]。“三生教育”要求开展生命意义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定向运动很好地契合了这个教育的主题,定向运动一般都在野外开展,各类动植物、渺小的生命体往往就在我们前行的路线上,是直接踩踏破坏,未达目的不择手段,还是舍近求远,宁可牺牲比赛时间也不去践踏那些美丽而弱小的'生命,这就需要你瞬间做出选择。定向是贴近自然,走进自然,是体育运动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项目,宗旨就是要大家学会享受自然给于的恩赐,随意的践踏与破坏就违背了项目本身的宗旨。所以,选择定向就是选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定向运动的过程是一个跨越障碍,到达每一个目标点,最后抵达终点的过程。中间有沟渠、洼地、山谷、悬崖、高坡等各种地形,这些地形好比是各种艰难困苦,阻碍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而生命的美好之处就是在感受到生机、美和喜悦之外,也要体会迷茫、焦灼和艰难。生命正是在体验这些人生百味的过程中彰显着属于它的奇妙意义。生命的每个片段就如同定向的两个点之间的路程,当遇到艰苦的地形时,你如果畏惧退缩,选择放弃,那你就体会不到找到点时成功的喜悦,同样你也看不到前面的风景。

  二、从生存理念出发

  活下去—生存—谋生———人生的基础,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能在社会上立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自我成功,具有进取的拼搏精神能不断改变现状。[1]“三生教育”要求开展生存能力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并能合理的实践运用,这正是定向运动给参与者带来的最有效的收获。与一般的课堂教学有所不同,定向运动除了理论知识学习以外,更重要的便是不同环境的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变成参与者真真正正掌握并能合理运用的技能。参与者从中可以学到:如摔伤、扭伤、割伤等一些常规的损伤如何包扎处理;如何判断中暑及中暑以后如何自救,采取何种措施;迷失方向后如何重新定位;在困难条件下如何寻找水源和食物;在恶劣环境下如何自救等;落水或在火场如何自救的生存技能。因为这些技能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一生都不会遭遇或者就算遇到也有旁人的帮助,所以对他们来说可能学了也不会去记,记了也不一定会用。但对野外定向的参与者来说,在野外环境下,都要独自面对和处理,掌握这些技能都是必须的,有些技能甚至能挽回生命。学生小A在野外定向实践打点过程中被蛇咬伤,他并未慌乱,马上根据野外生存中“蛇咬”后的处理方法来应对,根据蛇的外形和牙印判断得出,这是条无毒蛇,在确定自己并无大碍后,他迅速下山清洗伤口,包扎,并在老师的陪同下到卫生院打了破伤风。由此可见,生存教育是定向课程里必要的内容之一。

  三、从生活理念出发

  活的有价值—活—谋道———人生的目标,要具有乐观坚忍的生活态度,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具有高尚丰富的生活情趣。[1]“三生教育”要求开展生活态度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现在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学习压力过重,心理负担也很大,其生活必定是枯燥而乏味的,需要有一些活动来排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其愉悦心情,放松心情,给生活增加色彩,提高生活的质量。这样能让学生更加轻松地面对课堂学习,有更多的精神去迎接各种挑战。同学B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刚进校时,疲于学业压力,整个人很内向,不爱和同学交流,更别说是参加集体活动、主动和老师敞开心扉了。让她改变的就是一场定向比赛。我校曾开展了一次小型的定向活动,该名学生在班级同学要求下无奈地参加了,参加之后却惊奇地发现,她在零基础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我校体育老师决定好好栽培她。在经过体育教师及班主任几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之后,该名学生决定尝试参加定向队。这对于她自己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突破。在定向队期间,每周末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地点也从学校到了东山、袁花、大脚板乐园……一次次的训练,不仅磨炼了小姑娘坚韧的意志,还加深了她与队员之间的默契与团结。在不断的深入了解过程中,体育老师惊奇地发现她会主动开口聊天了,内容也从一开始的定向到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从一开始的简单问、单纯听到现在勇于表达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这些改变也渐渐从定向中延伸到了学习中,现在的她是班级中话题的制造者,不仅能自己坦然面对困难,更能帮助老师开导遇到困境的同学。该名学生获得如此大的改变,生活态度积极健康向上,正体现了“三生教育”中对生活的诠释。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运动,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是一项自然环境运动,它让你走进自然,放松心情,自我娱乐,教会你如何在自然环境中把握自己;是一项惊险刺激的寻宝运动,给你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是一项社交性的体育运动,助你扩大社交网络。定向运动是一项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运动,它不但能强健身体素质,而且寓教于乐,让参与者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定向运动在野外,在公园,在陌生环境,不断变化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很能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地转移,找到攻击点的成功的喜悦感能吹散一切心头的阴霾,故定向运动能消除烦恼、陶冶情操、摆脱压力、开阔胸襟。而拥有如此心情的人,他的生活态度肯定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所以,综合“三生教育”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探求,定向运动的开展对学校来说不仅仅丰富了选课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学生生理上量的改变,还在心理上有了质的升华;不仅让学生从室内走到了户外,还让学生离开了灰白系的水泥钢筋走进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我校以“三生教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注每个学生主动、健康的成长、成人、成才,关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我校定向的开展严格按照“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生理及心理的磨炼教育。在个人定向实践中遇到瓶颈时得到生命的真谛,在团体定向实践中发展同学之间协作能力,增加个人责任感。总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自我成功,使我们具有进取的拼搏精神能不断改变现状,改变自己。全面开展“三生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

  参考文献:

  [1]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晨光出版社,2008.

  [2]胡久成,等.定向运动[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3]王云江,依托“三生教育”课程建设探索高中德育新路径[J].海宁一中,2015.

  [4]刘擎,周红伟.我国学校定向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报,2008,(5).

  [5]韩飞,包海涛.定向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2006,(3).

  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6

  一、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于促进少年儿童运动技能学习的价值

  虽然少儿田径运动将趣味性融入各运动项目中,但并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不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定义为:“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在范传奇的教学实验中,采取“传统教学法”和“少儿田径运动教学竞赛法”,实验前首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运动技能的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跑(50米)、跳(立定跳远)、投(沙包投远)三个方面,并通过样本检验说明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运动技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通过对实验后样本检验分析得出的结果来看,两个组运动技能变化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差别,实验后3项测试指标:50米跑、立定跳远、沙包投远均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作者在实验中采用了少儿田径项目每一个比赛项目都专门设置了很多的辅助练习方式,比如,在跑的练习中采用了“速度阶梯”的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跑的动作频率和落地点的准确性,通过变换跑动速度的往返跑练习使学生在不同速度节奏的练习中体会控制速度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田径教学中,50米练习一贯采取单调而枯燥的重复跑练习法,少儿田径项目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多样,辅助练习器材、方式新颖,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练习的效果显而易见。而在沙包掷远的练习中,在团队练习过程中更是出现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练习经验的场景,这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多见的。测试结果表明,少儿田径项目教学竞赛法对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法。

  二、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开展对于田径运动文化传承的价值

  田径运动的历史源远流长,而田径运动文化作为体育文化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体育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征。田径运动文化的概念可以描述为田径运动在形成、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与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与田径有关的物质表现形式影响的总和,可分为观念文化、关系文化和田径物质文化三种具体的形式。而少儿田径运动以传统的田径运动项目为蓝本,通过改变田径运动中竞技化色彩浓厚的跑、跳、投的竞赛规则,在将趣味性恰当地融入其中的同时也很好地保留了这些传统运动项目的一些技术特征,并将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传授田径运动技术、传播相关的田径运动知识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尽可能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国际田联推广少儿田径运动的发展理念中,同样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作为一个将学生从游戏运动为主的运动方式引导向竞技运动比赛的过渡环节,在学生正式接受成人竞技运动项目之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田径文化知识的传授,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田径各个项目,而且容易使广大少年儿童重新对田径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田径运动的长远发展。少儿田径运动所设置的各个新式项目中都有传统田径运动项目的影子。因此,在进行竞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结合教学中采用的项目,进行相关田径运动知识的传授。例如,少儿田径运动中包含有的在传统田径课教学中已无法开展的撑竿跳高、推铅球、掷铁饼、掷标枪等项目,在对这些项目进行规则改变、器械改造变更之后,虽然器材结构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造,但依然保留了传统田径项目技术上的特点,加之色彩多样、让人耳目一新的全新体育器械,体育课上让学生不再谈“田径”色变,这种将体育运动文化传承与田径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国际田联选取的少儿田径运动推广国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得到了这些推广国家教育机构的认可。

  三、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开展可以改善学生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价值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对整个社会所具有的第一个重要功能便是能促进人的社会化。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学校体育可以使他们在运动中懂得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能动性和道德问题的判断力,并促进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而田径运动作为唯一能够通过改变活动的性质和活动的自然特征来满足各种挑战的运动项目,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的推出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在少儿田径运动中,以团队形式来开展的竞赛式教学,让场上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团队的成绩和荣誉而努力。一些运动项目,如掷标枪、撑杆跳远等项目还有利于少儿在活动中发挥领导和教练的责任,不但能让他们懂得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在练习和团体活动中更要尝试并学习去承担实际责任,把学到的内容能很好地应用于测验中,而学会承担责任也是他们在成为公民时在社会上所必须真正承担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团队伙伴之间的合作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整个团队成员中的形象,激发出自己对自己以及自己与集体是一个整体的意识,进而可得到进一步的自我肯定和能力的认可,对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自2001年开始实施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作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田径模块因为国际田联这一创新田径运动形式的产生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以其新颖有趣的练习内容和组织形式以及安全、新颖的器材,与传统田径项目练习形式截然不同,在教学实验和实践案例中能够对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运动技能掌握、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课程的教育价值明显。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我国仍属起步阶段,需进一步加强推广、宣传工作,以使更多的地区、学校了解并接触到这一创新运动形式,为学校田径运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课程价值参考。

  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7

  一、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勃兴和农业学科调整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体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为适应乡村教育运动的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或建设学院,有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置了为农村培养人才的涉农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学院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安徽农村合作研究训练院、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总会专科学校、上海农村服务专修科等多所,[1]这些学校都带有农业教育或农村教育的内容,聘请农科大学的教师前去任教。一批学校增设了涉农专业或农业学院增设了服务农村的学科。1933年后,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分别办理农艺、园艺、机械等职业师资科,如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奉命令举办园艺职业师资科;1934年燕京大学正式成立农村建设科,1930年成立的江苏教育学院附设了农事教育专修科。一些大学还设置了农业教育系。如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福建协和大学农业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学院乡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等,根据教育部1939年的规定,一些大学设立的与农业培训有关的农业专修科、乡村教育科等统一改为农业教育系。农业教育系中开设了乡村社会学、农业合作、农村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等贴近农村实际的课程。在乡村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许多教育家关注农村教育和建设问题,创办了一批农村教育学院,综合大学增设了农业教育学科,使得近代农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涉农学校、涉农学科快速增加,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快、更有效地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培训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教育、乡村教育人才。

  二、乡村教育运动带动了知识分子走向农村

  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硕士和高校的教授学者为主体,他们以其拳拳报国之心,走出高楼深院的象牙之塔,离开繁华的大都市,走向农村,到乡村施展自己的抱负,与农民为伍,为农民服务,成为乡村教育运动中的靓丽景观。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联合赵叔愚教授在南京近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下乡的开始。1929年后,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更是延揽了相当数量的一流知识分子。在各乡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设试验区中,都有一批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如在农业和乡村教育方面,有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冯锐,衣阿华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业工程专家刘拓,康乃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傅葆琛;在卫生教育方面,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陆志潜;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学日本的原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郑锦,留法归来的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副主编孙伏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担任政法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的矍菊农等等。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杨开道教授,康乃尔大学教育硕士、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章之汶教授,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任章元玮教授等等均参加了乡村建设实验;还有一批农业专家被乡村建设学院聘请讲课。这些参与乡村教育运动的博士人数,已很难统计准确,它以定县、南京晓庄和山东的邹平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国的博士下乡运动。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改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乡村教育与建设尽心尽力。以洋博士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怀着振兴农村与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从城市走向农村,以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做学问与做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走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并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于“三农”的工作,尤其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科学知识,改造乡村卫生条件,推进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和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他们那种敢于走出城市,走出书斋,走到乡村与农民结合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教育运动实践,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识分子如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如何为农民大众服务的途径。他们走向乡村献身乡村教育的精神值得进一步倡导,他们的行动为今日知识分子走向农村、建设农村做出了榜样。

  三、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的无形的手”,[2]正因为如此,乡村教育家们认为“改造中国必先改造乡村,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乡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教育运动。在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试验中,尽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不尽相同,但综合不同乡村教育流派的观点和实践,“培养乡村教育人才、改进农业、改良乡村生活”是三条途径是共同的,因此,农民教育、农业教育和农事推广工作,成为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正如黄炎培所说:“我们要以新农业推行到普及到农村,而农村经济农村自治也都是相连不可分的。于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农业教育就变成到农村去作一种整个农村改进运动了。”[3]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专家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中,高等农业院校、综合大学农学院和一大批留学归国的洋博士、农业科学家纷纷走向农村,加入到乡村建设的洪流中,他们不但参与了各种教育团体建立的乡村试验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许多农科高校、大学农学院利用农业学科和技术优势,以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为基础,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开展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区,由南京东南大学农科教授冯锐担任其农业教育部主任,傅葆琛教授担任乡村教育部主任,农业工程专家刘拓也参加了农业和乡村教育工作。[4]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东南大学农科和教育科等单位,在1926年共同开辟了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由职业教育家黄炎培负责,成立乡村改进会,建立农艺实验场,推广金陵大学农科的改良品种,进行农业新品种的实验、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组织合作社等。

  1931年,梁漱溟在邹平县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学院也汇集了一些农业教育专家,并与山东大学在济南合办实验场以改良农业生产。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在乡村教育中的活动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学农学院在京郊罗道庄建立“农村建设实验区”,其组织办法大纲中规定:农业推广教育业务既包括教育事业,也包括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包括农村成人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儿童简易学校,社会事业包括农业科学之推广、农民知识之提高、农民自治之提倡、农民生活之改良、农民健康之促进。可见,乡村建设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农村建设试验。而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赢得了国内外关注。自金大农科创办以来,就采用美国农科大学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制度,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先后建立了江宁农业推广示范县和乌江试验推广区,其中乌江试验推广区是1930年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其宗旨是:

  (1)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组织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进试验区的乡村建设。

  (2)作为金大农学院农业推广工作试验地,将大学研究成果推广到该区农民。

  (3)作为金大农学院学生及其他机关研究乡村问题的实习地。试验区成立以后,成绩卓著,名声在外,许多机关团体相继前去参观和考察,认为乌江“讲求实际干的很好”,所进行的事业,使农民获得了利益,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生产上的合作事业,还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改良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活动,都对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试验区成为了金大农学院的实验实习场所,帮助了农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形成了双方良性互动。

  四、启示

  1、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需进一步明确。虽然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大学从事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机械化”。[5]但自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1904年发端于威斯康星大学后,不仅为当时美国其他州立大学所接受,而且逐渐影响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从此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近代农业教育家过探先认为,农业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识的人,为现在的农业谋发展、为现在的农业谋福利罢了”。[6]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的宗旨,在辅助农民,改良农业,发展农村”。[7]高等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改良农业、改变农民、发展农业服务。只有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才能使农业人才、知识、技术通往农村,使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2、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结合仍需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互动提高。高等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前提是要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符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符合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学院式的研究,往往容易脱离实际,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不能为实际所用和被实践检验。乡村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专家走出书斋,深入农村,就会使高等教育和农村生活打成一片,从中不断修改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并获得新的研究课题。这不仅可以使农村的发展直接得益于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而且也使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不断提高,达到“和谐发展,互利双赢”之目的。

  3、农民素质的提高仍是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乡村教育运动中,尽管各教育家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视农民的教育。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漕河泾创办的“农村服务专修科”,晏阳初在定县创办的“平民学校”、“平民职业学校”、“平民教育讲习所”,陶行知的“乡村工学团”,梁漱溟的“乡村服务人员培训部”等等,都是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知识水平。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农民的素质更决定了农村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村富,则中国富。而农村的兴与富,最终依靠的是大批有知识文化的新型农民。

【新课程运动教育教材化论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