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力患者睡眠健康?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重庆五院睡眠心理科主任高东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类慢性疾病井喷式呈现,带病生存人群基数庞大。各类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鼾症几乎囊括了慢性疾病所有的共性特点,同时还有其自身疾病的特点。

睡眠障碍容易慢性化,甚至易被忽视。但睡眠障碍除感受痛苦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外,易引发各类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和心脑血管病,以及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甚至已有最新研究证明长期的睡眠障碍与肿瘤、痴呆等疾病有一定关系。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制定了国民增加睡眠时长、提高睡眠质量、降低睡眠障碍患病率逐年攀升的目标,该目标的制定对我国睡眠医学领域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但据2017年在中国大众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38.2%的群体存在睡眠困扰。大部分民众或缺乏睡眠健康的基本认知、或没有意识到睡眠问题的严重危害、或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接受医疗帮助。围绕相关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仁济医院)睡眠心理科主任高东。

如何助力患者睡眠健康?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重庆五院睡眠心理科主任高东 (图1)

什么是睡眠障碍?

21世纪:临床上如何定义睡眠障碍?

高东:睡眠障碍的医学定义中有三种情况:睡眠的质或者量不满意;睡眠节律紊乱;睡眠中出现异常呼吸或运动事件等,上述情况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并且影响日间功能。睡眠障碍有很多不同的疾病种类,不同的睡眠障碍有专门的诊断指标,没有办法一一展开说明。

从宏观层面上可以广义地做一个概括性表述:一个人的睡眠需求、睡眠能力和睡眠机会三者之间达成了一个平衡关系,就可以定义为健康的睡眠,当这三者关系失衡,并且影响到个体的日间社会功能或损害了生理机能,那就可以定义为睡眠障碍。

21世纪:临床如何诊疗睡眠障碍患者?

高东:睡眠障碍有很多不同的病种,每种病种都有明确的诊断指标作为临床诊断判定的依据。以睡眠障碍疾病中最为典型、发病率最高的两类疾病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鼾症)为例,具体来看:

失眠的治疗方法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药物治疗,一类是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仍是当前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非药物治疗技术在临床中与失眠药物治疗初步形成了相对并列的态势,尤其是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作为国内外临床一线推荐治疗技术以后,临床对于非药物治疗技术的关注和重视就被提高到了极高的程度。

失眠的物理治疗技术尽管仍然缺少大规模循证研究,但电、磁、声、光等神经调控技术在临床中也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我国的传统医学在失眠的治疗方面也凸显了独特的疗效,尤其是一部分传统医学适宜技术与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和神经调控技术的联合治疗策略,显著提升了单一治疗技术的临床疗效。

2023年我和团队在科室开展的以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为核心理论的“失眠全病程管理技术”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非药物干预临床策略,患者睡眠改善的整体有效率为69%,73%的患者入睡时间缩短,80%的患者睡眠效率提高,67%的患者夜间觉醒时间减少。

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患者睡眠时打鼾、反复呼吸暂停,通常伴有日间思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障碍、失眠、疲劳等症状。同时结合睡眠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诊断。

睡眠呼吸障碍治疗分为病因治疗、一般性治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手术治疗等。临床诊疗中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体位、戒烟、戒酒、减重等);其次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消除患者睡眠时上气道阻塞和睡眠片段化;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睡眠医学发展任重道远

21世纪:目前我国对睡眠相关科室的开展情况如何?

高东:国内的现状是具有睡眠障碍诊疗的某项技术并开展了临床工作就称为“睡眠科”,缺少了必要的专业人才、临床路径和技术支持,同时医疗支付体系的支持也严重不足,长期以来,中国的睡眠医学中心都是在精神心理科、神经内科、呼吸耳鼻喉科下的亚科室,形成了以传统学科背景为推动力量的零散化、碎片式发展,这给系统性发展睡眠学科形成了不小的障碍。我个人认为,缺少系统性观念、流程化思想,体系化发展意识淡薄是当前我国睡眠医学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我国睡眠医学中心建设难得的机遇。

21世纪:在睡眠学科建设方面,有哪些进步的空间?

高东:睡眠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睡眠医学临床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睡眠障碍属于多学科交叉性疾病,需要多种诊疗技术开展综合性诊疗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因此,对于提升医疗质量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可以从药物、非药物、心理、行为等多个角度展开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第二,大部分睡眠障碍患者都集中在门诊开展诊疗,对于当前睡眠中心建设数量严重不足、睡眠医生数量短缺的情况下,提升运营效率能够极大地提高就医覆盖率;

第三,失眠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问题,相比其他临床学科,睡眠障碍患者对于就医安全感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心理安全层面,扩大医疗质量定义的范畴有利于指引睡眠医学临床路径的优化;

第四,睡眠障碍最典型的两类疾病是失眠和鼾症,这两类疾病都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和很强的患者依从性才能达到明显的疗效。

睡眠医学临床学科的发展需要从就医模式和诊疗行为的优化与变革来保证医疗安全、医疗质量,而面对超大规模的患者群体,还需要通过重构临床路径和就医流程来提升运营效率。

21世纪:我国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情况如何?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哪种类型的人才?

高东:我国目前有几所高校开设了睡眠医学的专业课程,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说明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已经开展关注和重视睡眠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但这远远还不够。尽管中国医师协会已经确立了睡眠医学独立学科的发展定位,但专业培养机制和规范化培养机制尚未形成,睡眠技师和睡眠医师的培训认证体系也尚未形成,这对于睡眠医学的持续性发展形成了不小的障碍。

因此,我个人认为,睡眠医学专业医生和睡眠技师的培训认证应当是当前的重点。欧美在这两个领域的人才培养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体系和路径,我们可以充分借鉴成熟的体系来加速国内睡眠医学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预见到,睡眠医学的发展会将疾病诊疗与健康促进有效衔接和融合,当睡眠障碍患者回归到社会和家庭生活后,仍然需要长期持续的睡眠健康促进支持。美国近几年推广的一项技师认证叫临床睡眠健康管理师认证,这项认证是针对睡眠障碍患者回归到日常生活以后协助管理患者的健康日常,使患者能够尽快回归到正常生活。这种类型的技术人员在面对我国如此巨大的睡眠障碍患者群体,同时医疗资源匹配严重不平衡的大环境下是极为必要,甚至可能创造出一个新兴的职业。

推动临床研究成果产业化

21世纪:在睡眠障碍的临床工作中,如何与产业端联动研发产品?

高东:睡眠医学发展到今天,其诊疗技术和手段仍然非常有限,除了因为睡眠障碍疾病的复杂性导致的技术门槛问题,还因为缺少在睡眠医学领域深度研究耕耘的机构和企业。除了多导睡眠监测和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两类可以进行标准化应用的技术和设备以外,大多数技术设备都是指南性应用,因此,开展产业联动研发十分有必要。

睡眠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可以通过产业联动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一部分医学工程类诊疗技术项目也可以通过睡眠医学中心开展临床研究与验证,这种联动研发可以通过科研立项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产学研横向研究方式实现,还可以与国家重点支持产业相结合来实现。

21世纪:具有智能检测、调整睡姿、减少打鼾等功能的睡枕在CES2024展览会(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引起关注,您有何看法和建议?

高东:调整睡姿的止鼾枕在数年前就已经有产品面市了,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调整睡姿改善睡眠中上气道阻塞的状态,对于睡眠体位相关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有一点帮助。

但这类产品要实现理想的功能是有两个重要前提的,第一,用户卧床时一定要存在一个或多个气道通畅的姿态,因为当用户的气道闭塞程度达到了无论如何调整姿态都不能气道保持通畅,就无法实现该功能,这是由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所决定的;第二,在调整睡姿的过程中不能改变用户的睡眠结构,甚至唤醒用户,这种牺牲睡眠质量的调节方式有可能比打鼾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另外,还有两项技术性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我所了解的情况,止鼾枕调整姿态的触发信号是采集鼾声,实际上发出鼾声并不是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唯一指标,这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止鼾枕是通过气囊充气实现姿态调整,以前接触到的止鼾枕的充气噪声还是比较明显,这个噪声可能会影响用户和床伴的睡眠,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得到重视的。

总之,止鼾枕作为一项针对轻中度鼾症患者的辅助性产品有一定的作用,这是一项有价值的创新和成果转化,需要提醒的是基于其原理并非是治疗,是非医疗级辅助干预手段。

21世纪:多导睡眠监测仪等专业睡眠监测系统是目前睡眠监测金标准,但患者需住在睡眠监测中心,连接大量的导线、仪器仪表,您觉得有更好解决办法吗?

高东:PSG作为睡眠监测判定的金标准,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国内外医疗机构临床中客观评估睡眠障碍的重要技术手段。患者连接大量的导线的确会干扰监测结果,标准PSG监测操作上有提出通过连续监测两天的方法来减少“首夜效应”的影响,但在临床实操中难以常规应用。

其实无论是临床还是工程技术都在致力于减少PSG监测导联和病房环境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目前临床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减少导联数量、将有线导联改进为无线导联,然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睡眠分期和数据分析,再与PSG结果对比准确性。

我和团队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从临床实践的结论看,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深度学习技术能够通过较少的脑电信号进行睡眠结构的基础分析,但无法实现具有广泛临床意义的分析结论,比如,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2导联脑电可以准确地实现N2、N3期的判定,但对N1期的判定特异性就不明显,尤其是重度睡眠障碍患者,其分析判定的结果更是差强人意。所以说,我认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PSG的临床作用不会被其他新兴技术所替代,这是由其基础原理所决定的。

我们可以从睡眠监测评估的目的的视角来减少PSG临床应用的影响,临床对睡眠障碍疾病的判定不一定需要进行睡眠结构的分析,如果只是评估睡眠质量、睡眠效率,主观评价方式也是可以满足的,比如睡眠日记结合体动仪就能很好地评估睡眠质量和睡眠满意度。所以,临床实践中如果能审慎制定监测评估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去采集获取睡眠相关数据,从而达到临床诊断的目的。

来源:经视健康家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