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古代封号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
武安君最早出现在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武安君亦如此,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
《·丧服》篇讲:“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唐贾公彦又疏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
战国时期有四大“武安君”:
秦国名将白起数立战功,秦封其为武安君为先。《正义》说他获武安封号的原因是:“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战国时李牧数退攻赵秦军,赵王谓“李牧为寡人的白起啊”,故赵惠王封李牧为赵武安君。
南方楚国名将项燕亦为武安君,曾击败名将李信,大挫秦师,但生不逢时。
战国时代的另一个武安君则是纵横派代表人物苏秦。苏秦为合纵长,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之后出使六国,并佩六国相印,采用合纵策略使山东六国与秦国对峙。
他们四位的下场都不是很好,四大武安君都不得善终!。
白起天下无敌,最终自刎而死。
李牧横扫匈奴,后因秦国贿赂大夫郭开所使用的离间计被赵王所杀。
项燕屡败秦军,后被王翦所败,死在乱军之中。
苏秦为燕国去齐国做内应,五国伐秦,齐国同时讨伐宋国,燕国大将乐毅带领五国联军回伐齐国,齐国察觉苏秦是燕国的奸细,所以苏秦被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四大武安君简介:
一、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作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视。他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据《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春秋时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名讳字为氏,就是秦国的白氏,是为陕西白姓。据《·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记载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将领白乙丙。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氏,他们的远代子孙就是白起。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二、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三、项燕
项燕(?—前223年),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人,项燕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受封于项,后用为姓氏。
公元前224年,秦王倾全国兵力,以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大举攻楚,楚国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国陈以南至平舆之间的地域。楚国则倾一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将,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王翦因势而变,采取坚壁固守的方针,避其锋芒。楚军多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两军相持日久,楚军以为秦军将长期驻守新占领土,于是撤军东归。王翦伺机起兵追击,令勇壮军士为先锋,突袭楚军。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项燕在兵败之下自杀。秦军乘胜攻占了楚国大片地域。
四、苏秦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战国时期被封为武安君的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