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里写睡觉,夜梦的非常多,毕竟梦境是诗人瑰丽奇异作品的一个创作源泉。
不过今天咱们不聊“春宵苦短日高起”,“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来看看类似于表达“睡觉睡到自然醒”状态的诗。
那也有,比如咱们从小就会背的这首《》: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的诗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这是一首古体诗,以仄声入韵,平仄也不合格律,但是韵致优美,通顺上口。
而内容则选取了春困自然醒后,也许眼睛都没睁开时听到的一些声音,角度特殊却生动自然,不流于春色,不腻于花香,却被那些处处鸟语和风雨之声所打动,联想到满地,景象生机勃勃,跃然纸上。
孟浩然这是闲适之睡醒,真实自然醒。
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就是为出场造势的五绝: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个就是标准五绝了,平仄格式严合,可见到了元、明时期,格律诗的发展已经圆熟。这是刘关张三顾茅庐之时,站在草堂外等诸葛亮睡觉时,诸葛亮终于醒来,随口吟哦的诗句。“大梦谁先觉”这个句子不是原创,出自宋代王采的《渔家傲》:
日月无根天不老。浮生总被消磨了。陌上红尘常扰扰。昏复晓。一场大梦谁先觉。
从这半片词中也可以看出道家思想。
《·齐物论》: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在梦里不知是梦,还请人来解梦,醒了才知道是梦中梦。”
道家是将人生看作一场大梦,而明清小说家在写小说中才智高超人士的时候,一般会赋予仙道身份,比如、公孙胜、吴用都多多少少有些道士的味道。
谁从人生大梦中超脱了?“平生我自知”,诸葛亮是“自知”的,所以这两句开场白一出来,就为诸葛亮的戴上了个神仙智慧的帽子,后来的“做法借东风”之类的描写就更加合情理了。
后两句好像是抒发闲情:“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其实暗含了卧龙早就准备出山安定天下,可明主(日)却迟迟未来的意思。这也是诸葛亮明夸刘备,暗里自抬升价的高杆。
孟浩然这是闲适之睡醒,真实自然醒。
诸葛亮这是踌躇之梦醒,三分天下之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