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雅各布·阿斯特 简历 - 名人简历

生平简介

他出身在德国老普法尔茨的一个卖肉的屠夫家庭,祖先是萨伏依来的移民。 1779年16岁,他移居伦敦,在那里他的兄弟乔治是一个长笛的制造商,1784年他从英国移民美国,替他哥哥卖笛子。1785年他结了婚,妻子有300美元的嫁妆而且很有商业头脑,约1786年在纽约开一家皮货店,迄1800年是皮毛业的领导者,赚了25万美元,创设了美国皮毛公司(American Far Co)。在1834年前卖掉他的权益之前,其垄断了与中国(1800~1817)和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河谷地区(1820年代)的皮毛生意和鸦片。同时,他对纽约市不动产业进行投资,打下家业的基础。至去世时已成美国首富,遗赠40万美元兴建现在的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其子威廉·阿斯特(William B Astor, 1792~1875)渐次扩展了家族不动产,在纽约拥有逾七百间店家及寓所。

皮毛商人

1800年,约翰·雅各布·阿斯特身价25万美元。48年后他去世,留下2000万美元遗产。相当于当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07分之一。约等于2006年的1101亿美元。在美国历史上排在约翰·洛克菲勒(当时值10亿美元,2006年值3053亿,他的财富占当时GDP比例为1/65)、安德鲁·卡内基(2812亿)、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1684亿)之后位居第四。阿斯特的财富增长速度令人惊讶。他并不总是赶上好时候——美英战争、产业衰退、经济大萧条,但他总是能将坏运气变成好机会,稳稳地抓在美国这艘上升巨轮桅杆的最高处。

1800年初风和日丽的一天,一艘满载毛皮的轮船缓缓驶离纽约港,驶进大西洋。这是一次远航,它将穿越大西洋,再通过印度洋,直抵太平洋彼岸的广州。当船身隐没在海平面后,这艘船的主人阿斯特和妻子莎拉转身向自家商店走去。他们穿着十分普通,看不出任何有钱人的痕迹。今天的远航,也许又令他想起16年前从伦敦乘船到美国的旅程,正是在那次旅途中,年轻的阿斯特确定将毛皮生意作为自己的事业方向。

当年的纽约还只是一个乡村小镇,如今已是一座热闹的城市了。阿斯特喜欢这样生机勃勃的纽约。他穿过熟悉的大街小巷,一路走到了水街。这里也建起了许多新的商铺,越发显得他那只有两间房子的小商店不起眼。他打量着自己的店铺,盘算着今年要搬到一个更大的地方。

百老汇大街是他的首选。当这家小商店刚开业,阿斯特走家串户兜售商品,途经百老汇大街时,他就经常会停下来,笃定这里会有自己一席之地。在妻子莎拉眼里,现在的商店和她第一次看见它时应该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屋里照样挂满了各种毛皮,还摆着一些钢琴、笛子之类MADE IN LONDON的乐器。作为顾客的莎拉对毛皮体现出的鉴赏力令店主阿斯特一见钟情。

约翰·雅各布·阿斯特 简历 - 名人简历(图1)

阿斯特并不总像今天这样呆在商店。很多时候,他干脆将这里交给他极具商业天赋的妻子打理,自己则直接到北部山区去和印第安人打交道。他语气温和但坚定,脸上的每一根线条都无不凸显力量,用带有明显德国口音的英语与那些印第安人讨价还价。慢慢地,他甚至学会了用四种不同印第安部落的语言与他们交谈,这为他的生意带来了显而易见的便利。

他总是能买到上好的毛皮,然后精心整理、加工、包装,运到伦敦。那里的富人们热衷于穿戴美丽的毛皮饰品。通常,阿斯特的毛皮在伦敦的售价能达到他购买价的10倍。有人借此指责他奸诈,但低买高卖是商人的一项基本技能,阿斯特无非精通此道。所获的利润,阿斯特会大量采购饰品、毯子、珠宝等等。而与此同时,华盛顿时期建立的许多官办毛皮工厂,仍然坚持用犁及其它专门供印第安人使用的农具做交易。事实证明,印第安人不需要什么耕犁,他们对阿斯特的东西更感兴趣。那些享受政府扶持的官方毛皮贸易站,后来都逐渐被迫取消。

阿斯特的财富悄然增长。他心里很清楚,眼前的这家商店似乎没什么变化,但他已不是那个当初踏上美洲时,浑身上下只有5基尼和7把笛子的破落德国移民。他已将大多数竞争对手甩在身后,成为美国公认领先的毛皮贸易商,身价估计为25万美元。

当然,他仍然不露声色。就连正在紧张上演的总统大选,似乎也与他无关。好在很快有了结果。3月4日,反对贵族统治、倡导平等民主、鼓吹西进的美国历史上第三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不要骑马、也不要众多的保镖随从,独自从广场走到白宫。

航向广州

杰斐逊安然地宣布:风暴已经过去,我们的航船进入了港湾。阿斯特远航中国的商船却刚刚启航。他已经晚了一步。早在独立战争刚刚结束,美国人就发现,这个在几个世纪前就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庞大市场,将给战后贫弱的美国带来一线生机。中国的茶叶和瓷器,早已成为北美地区家庭通用的舶来品,只是此前这项贸易被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北美商人无从染指。1784年2月,由华盛顿总统亲自委派的“中国皇后号”驶向广州,开启中美两国的贸易史。

一个月后,阿斯特登陆美国。十几年来,他潜心做毛皮生意,也了解很多美国人已经从对华贸易获得巨额利润,但他并没贸然行动——他许多看似冒险的行为,其实都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永不赌博是他17岁那年离开德国去伦敦时,给自己立下的三条原则之一。如今,政策明确、资金充裕,何况他手中还有一份重要的保票:一张他从伦敦弄到的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允许他的商船可以跟随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一起航行,并在任何东印度公司的码头停靠。是时候远航了。

阿斯特的商船航行在茫茫大海,船上满载他精选的上等毛皮——其中主要是海狸皮。他对这种柔暖轻滑的毛皮特别青睐,在他经手的毛皮中,海狸皮占了大部分。经过艰苦的航行,船只终于抵达广州。船上的毛皮通过十三行销售一空,船长按照出发前阿斯特下达的指示,将所获资金全部购买了茶叶和丝绸。

可以想见,某种程度上,阿斯特与另一位未来的世界首富伍秉鉴有了交集。彼时,伍秉鉴即将继承父业。后来,这两位世界首富打了20年的间接交道,他们的财富,部分来自于与对方的贸易。只是两人最后的命运迥然不同。

这一切,阿斯特当时并不知道。首航的商船出发后,漫长的13个月里都没有消息。终于在1801年春天,商船满载着中国商品返回,很快倾售一空。阿斯特结算下来,惊讶地发现获利竟高达5万美元。一趟航行,为他赚来相当于其奋斗十六年全部身家的1/5。后面我们将知道,这笔钱意义非凡。首航的胜利令阿斯特毫不犹豫加大投入。他添置商船,组建船队,往返于广州与波士顿之间。他需要更多更好的毛皮来装满商船。

走向西部

要不了多久,拿破仑就给杰斐逊送来一份“大礼”,阿斯特的毛皮紧张局面也随之大大缓解。路易斯安那原是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后来几易其手,终于又回到拿破仑手中。杰斐逊大为紧张,担心野心勃勃的拿破仑有可能在西边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

1803年4月11日,当法国外长塔列朗突然问道:“对整个路易斯安那你们愿意出多少钱?”美国特使詹姆斯·门罗和驻法公使利文斯二人顿时又惊又喜——他们本来只是在受杰斐逊示意,进行购买新奥尔良的谈判努力。原来,情况有变,拿破仑眼见海地独立不可阻挡,路易斯安那的战略意义大打折扣,又被即将爆发的英法战争裹挟,无暇顾及美洲上的这块土地,急于脱手。

杰斐逊收到消息,一度犹豫:宪法并未明确规定政府有权购买土地,而身为《独立宣言》起草人的他是坚定的宪法拥护者。起初,杰斐逊想修改宪法,但顾问团提醒迟则生变,而且购买土地的权利也包含在政府可以签订条约的条款内部。 经过讨论还价,双方以6000万法郎(合1200万美元)成交。这是一笔再划算不过的买卖,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美国每英亩土地只花了4美分。美国获得广袤无垠的富饶平原、山川、森林以及河流系统,这片土地80年后成为美国的心脏地带。

杰斐逊的举措使美国的国土几乎扩大了一倍。但是,还是有非议袭来。这么大片土地,如何管理?向西移民,势必与当地土著人冲突,如何处理?有人质疑这是年轻的合众国的疯狂之举。阿斯特不是其中之一。

他马上意识到,路易斯安那的山区有着丰富的毛皮资源。在这以前,为了满足对华贸易,阿斯特在蒙特利尔,从加拿大诺斯西部公司手中花高价买下了大量毛皮。阿斯特不失时机地向路易斯安那深入。但是,他还想将他的毛皮生意和对华贸易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加拿大人控制的毛皮贸易,依靠的是他们与印第安部落及圣路易斯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个体捕兽者的联系。阿斯特梦想建立一个通往贸易区的西面入口。1806年,威廉·克拉克和梅里韦瑟·刘易斯从西部远征归来,推波助澜了他的理想。他专门到华盛顿拜访了刘易斯,并详细询问有关西北部的情况。据说,阿斯特送给了刘易斯一千美元,这对他而言是一笔非常大的数额——他不是慷慨解囊的一类,常说“如果给予没有意义,就会使给予者变得稀少”。

基于刘易斯的探险成果,阿斯特构想在落基山脉远侧、哥伦比亚河盆地建立一个贸易网络。其指挥部设在哥伦比亚山口,靠近刘易斯和克拉克曾经越冬的地方;以此为据点,阿斯特将把毛皮从俄勒冈地区上万个溪谷和几十万平方英里森林中收集起来。要是幸运,这个据点将控制整个盆地贸易的存亡。另外,如果从这里直跨太平洋到广州,相比此前经大西洋、印度洋再到太平洋的传统航线,行程将大大缩短,成本也将大幅降低,这将给阿斯特的中国贸易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是一个重大的图谋。但是,杰斐逊的一个旨在对抗英国的法令,让他的计划增加了变数。

港口之争

杰斐逊本无意卷入英法战争。对于新生的美国,没有什么比和平发展经济更重要了。但是,强大的英国海军冒犯了美国海域,甚至强征美国船员入伍。杰斐逊发表声明无果,决定对英国施加经济压力。1807年12月,国会通过《禁运法令》,禁止一切船只离开美国前往外国港口。但禁运并没能给英国造成伤害,反而使美国经济陷入全面瘫痪。

阿斯特的商船也不得不滞留港口。他那计划中为了直达广州而将在哥伦比亚山口设立的贸易站阿斯托里亚,似乎已无存在的必要。但聪明的阿斯特总是能将局势为己所用,他游说纽约政府和立法机构批准他成立“美国毛皮公司”:“加拿大人和英国人强占了我们土地上的大部分毛皮生意,减少了美国人的收入,而美国毛皮公司将把外国竞争者排挤出美国市场,提高美国的可信度。”人们被他的爱国激情打动,1808年4月,美国毛皮公司特许成立。总统杰弗逊亲自致信祝福阿斯特的新公司。阿斯特此举极大地巩固了自己的生意,并为他将来垄断美国的毛皮贸易打下基础。

他当然不曾忘记西部和阿斯托里亚。“从苏比利尔湖到俄勒冈的阿斯托里亚,将出现一系列兴旺发达的城市。”他呼吁国会,从苏比利尔湖的最西端到太平洋沿岸建立一系列军事基地,每个基地间隔40英里。“这些军事基地将演变为城市,”阿斯特拜访杰斐逊,向他展示从五大湖延伸到美国其他地区的地图。他指点着地图,大胆预测在哪些地方将出现兴旺的城市——后来证明,他的预测完全正确。

杰斐逊很感兴趣,但没有马上回应。过了一段时间,杰斐逊回信道:“你在西部海岸建立一座城市的想法,是一个伟大的收获。我期盼有一天,我们的人口将沿着太平洋扩展。”迫于压力,1809年初,杰斐逊在卸任之前,取消了《禁运法令》。阿斯特马上重启了他的西进计划。为了筹集资金,他邀请几个加拿大西北公司的前员工,共同出资筹建了美国毛皮公司的子公司——太平洋毛皮公司。

1810年,阿斯特的海上探险队从纽约出发(也有人说他同时派出了一支陆地探险队)。这支探险队成功绕过合恩角,于次年4月抵达哥伦比亚河口,建立起阿斯托里亚贸易站。这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社区,并将为日后美国主张俄勒冈地区的领土主权提供重要依据。阿斯特向人描述他基于阿斯托里亚的商业蓝图:他将把纽约的货物运到阿斯托里亚,用于换取印第安人的毛皮;再将毛皮运到中国,换取东方的土产;再将东方的土产运到欧洲,换取欧洲商品;再将欧洲商品运回美国销售。

这计划环环相扣且利滚利,可谓完美。可惜阿斯特用人不当,他的代理人未能将其设想很好地付诸实施。而且运气也不佳,第一次出海就沉了一艘船;不过他倒能沉住气,沉船的消息传到纽约,当天下班后,他仍然按原定计划到剧院欣赏了喜欢的戏剧。“不久之后的1812年,美英战争爆发,美国对太平洋海口的阿斯托里亚鞭长莫及,英国以5.8万美元的价格从阿斯特的代理人手中强行接管了阿斯托里亚。阿斯特损失了100万美元,他仍然心平气和:“计划是对的,但我的人太弱了——仅此而已。通往中国的大门将从西北部打开,时间将证明,我的推断是正确的。”战争是一场灾难。但是,对阿斯特而言,战争真的只是一场灾难吗?

官商一体

事实上,整个战争期间,阿斯特的毛皮生意都没有停止。到战争结束时,他囤积了大量的毛皮,并用它们取得了巨额利润。这在一方面,显示出阿斯特身为商人的投机天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对于美国定会取胜的信心。事实上,这种坚信国家会强盛的信念,贯穿于阿斯特移居美国后生命的始终,从未动摇,也是他进行各项投资的内心基石之所在。

与他惺惺相惜的杰斐逊总统卸任后,阿斯特对其继任者麦迪逊政府同样支持。当此次战争末期,美国政府面临破产的时刻,阿斯特和当时的首富史蒂芬·吉拉德一起买下了所有无人购买的政府债券——当然,债券是高利率的,这同时也是投资。后来,阿斯特还将给麦迪逊政府的5000美元低息贷款的借款期限一直延长到了其继任者詹姆斯·门罗的执政时期。

战争结束,阿斯特认为有理由向政府提出条件,弥补他战争中的投资损失——实际上除了阿斯托里亚,这场战争没什么好令他遗憾的。他确实这么做了。1816年,阿斯特成功游说国会通过一项法律,禁止外国人在美国的土地上与印第安人进行贸易。加拿大竞争者被有效地从美国的毛皮贸易中排挤了出去,这是阿斯特完成垄断的关键一步。一个商人操纵了政府?不,他只是又一次审时度势利用了机会。

经济独立是政治独立的基础。某种意义上,1812年战争是第二次独立战争,因为在此之前美国从未获得真正平等的经济地位。随着战争结束,年轻的合众国自革命以来面临的严重困难大部分被克服了。因战争造成的生活必需品的困乏,使许多人坚信现在至关重要的,就是保护美国制造商的利益,使他们独立面对外国的竞争。包括国会领袖亨利·克莱在内的议员们,都极力建议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阿斯特的游说时机恰到好处,成功自然容易。

当然,人们怀疑阿斯特与某些政府官员存在并不光彩的勾当也并非空穴来风。在阿斯特去世60年之后,善于揭露丑闻的历史学家古斯塔夫斯·迈尔斯发现,在阿斯特公司1817年的账户上有一笔3.5万美元的不明支出,收款人是时任密歇根州州长、后来成为美国战争部长的刘易斯·卡斯。据说在阿斯特从事的边疆毛皮贸易中,卡斯曾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无论如何,阿斯特从1816年的这项贸易保护主义的法案里收获巨大。五年后,阿斯特几乎垄断了密苏里河地区的贸易。圣路易斯试图抵抗过他一阵,但终因缺乏长期的实力被吸收。阿斯特继续往西推进,并挑战吉姆·布里德落基山脉毛皮公司的领地。这是一场硬仗,布里德和他的人都了解他们的领地,是有效的商人,并几乎和阿斯特一样不择手段。竞争在变本加厉,然而毛皮贸易很快便开始死亡。

地产大亨

痛苦的竞争,高昂的距离成本,以及欧洲时尚界风格的变幻——海狸制品不再时兴——导致毛皮贸易货廉利微。1834年6月,阿斯特卖掉了自己所有的毛皮企业。至于国际航运业务,他在1830年就不再涉足。如果一切到此为止,他肯定成不了首富。成就阿斯特首富地位的,既不是毛皮生意,也不是中国贸易,而是房地产投资——确切地说,如《纽约先驱论坛报》在他去世后所言,是纽约这座城市的集体智慧、胆识和商业机会造就了阿斯特。

早在1790年,阿斯特就开始将暂时不用的闲钱拿来做房地产买卖,但收益并不显著。1800年首航中国获利后,阿斯特再次认真考虑对纽约的地产投资。对于阿斯特居住的纽约来说,它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政府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显示,1790年到1800年间,纽约市的人口从3.3万增加到6万人,几乎翻番。欧洲移民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在他的有生之年,每过十年增长一倍毫无悬念。

未来的纽约将是全球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阿斯特洞悉了这一点。他将首航中国的5万美元利润投资了纽约的土地。此后,远航中国的利润大多被他投在了纽约各种土地和建筑物中。预测到曼哈顿岛北部将快速增长,阿斯特购买了超出当时城市规划多得多的土地。到了1820年,他已经在纽约房地产业投下500多万美元,成为纽约市最大的地主之一。

1825年,国家出资兴建的伊利运河的开通使纽约的地产价值急剧攀升,阿斯特的财富也迅速膨胀。到1826年,每年他在其174项物产上要收回27万美元。从1835-1848年,他在曼哈顿共投给房地产83万美元。

这些常人倍感枯燥的数字却令阿斯特兴奋无比。虽然他与华盛顿·欧文(美国著名作家,曾接受阿斯特的许多资助,并为其写作《阿斯托里亚》一书)等好几位知名文人都是亲密的朋友,并且号称热爱历史和地理,但他骨子里仍是个粗人——譬如他会用女佣的裙子而非什么专用的手巾来擦手。好在纽约的普通市民并不反感他的粗俗,他是万千年轻移民和普通美国人的创富榜样。他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财富不断增长。如何处理这些财富也令阿斯特煞费苦心。从记载来看,他最少8次修改遗嘱,最后终于做了他认为最妥善的安排。

1848年去世的时候,阿斯特留下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地产,这在美国史无前例,标志着美国财富史上的重要转折:从主要财富的规模上看,美国和欧洲已经日益趋同。不断上升的财富地位使美国日渐摆脱欧洲的阴影。也就是在这一年,阿斯托里亚所在的俄勒冈地区结束了长达30年的争议,正式成为美国领土。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