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均 简历 - 名人简历

简历

  刘国钧 (1887-1978),名金生,字国钧,号丽川,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刘国钧幼年因家境贫寒,11岁进私塾,读书半年被迫辍学,13岁到槽坊做苦工。
  1901年,15岁随同邻居到常州西门外奔牛镇刘吉升京货店学徒。
  1908年,刘国钧与17岁的同乡鞠秀女士结婚。
  1909年,刘国钧在奔牛镇与人合开和丰京货店。
  1915年,刘国钧抓住机会,投资一万元与蒋盘发、刘宝森等人合资,在常州建立一百台木机的大轮机器织布厂。
  1918年春,刘国钧收回大纶投资,独资创办了广益布厂,开工不到一年就盈利三千余元,此后也年年获利。1922年,又建了广益二厂,成为当时常州最大的布厂。
  1927到1930年间,为适应市场需要,刘国钧将广益厂、广益二厂合并,又与沪、常友人集股,接盘大纶久记纺织厂,改名大成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1933年春,刘国钧将独资经办的广益布厂并入大成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定名为大成二厂。
  1934年春,刘国钧重金聘请日本割绒工人来华传授割绒和磨刀技术。两三年间,开创了我国民族纺织工业中最早生产丝绒、灯心绒成功的先例。
  1937年9月,大成二厂毁于日机轰炸,他为半生心血横遭战祸而潸然泪下。大成公司员工分散在汉口、上海、常州三处惨淡经营。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他欣喜若狂,并随即赶回上海,迅速筹集大成复厂需要的物资,使常州三个厂在短期内恢复了生产。经过两年的努力,库存原棉、机物料、成品、流动资金均超过战前水平。
  1948年,在这中华民族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刘国钧徬徨苦甚,忧心如焚,怆然赴港。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南京、常州等地相继解放。1950年春,刘国钧毅然将香港东南纺织有限公司交给汉堃、汉栋,偕夫人回到内地,随即去北京会晤黄炎培,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在苏南地区筹建地方组织,刘国钧负责常州市的筹备工作。六月,民建常州市委会成立。同年他建议创办常州纺织工业学院,培养人才。在如火如荼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大成共捐献五十亿元,刘国钧个人捐献二亿六千五百万元,并主动将留存于上海、香港的毛纺工业献给国家。
  1954年4月,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大成纺织印染公司公私合营,成为江苏地区第一批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刘国钧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大成公私合营之后,刘国钧有较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他对共产党和党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953年第一届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省人民代表。1954年4月,当选为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
  1954年9月起,刘国钧先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全国政协五届委员;江苏省人大一至五届人民代表;江苏省政协一、二、三届常务委员和四届副主席。
  1956年,江苏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刘国钧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遂由常州迁居南京。为了关心家乡工业的发展,仍然往返于宁、常之间。
  1959年6月,在江苏省工商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刘国钧当选为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并任中国民主建国会江苏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0年2月,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刘国钧当选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
  同年,他出资购回一百二十万港币的肥料和十台东风牌手扶拖拉机支援家乡农业生产,动员子女调进外汇三十五万元参加华侨投资公司支援国家建设,并多次向江苏省和常州市建议创办无梭纺织布厂和其他新兴项目。
  1969年底,刘国钧当选为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1973年,领导为他安排了梅园新村新居,并请他参与社会活动。
  当时,已届九旬高龄的刘国钧虽身体渐呈衰弱,但由于热心家乡建设,仍经常来往于宁、常之间,并出资赞助常州、靖江等地公益事业,并将收藏在南京、常州的部分字画分赠南京市博物馆和常州博物馆。
  1977年12月,刘国钧当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和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1978年1月29日晨,刘国钧因坐椅脱空,股胫骨折断,送南京工人医院治疗。终因并发肺炎抢救无效,于3月8日晨6时逝世,享年91岁。
  住院期间,他仍时时不忘祖国的四化建设,对前来探望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同志们说:"现在是我们为国家出力的最好时机。"并对亲人再三嘱咐:"你们要为祖国四化多作贡献!"

创业之初

  1887年春天,刘国钧出生在江苏靖江县祠堂镇的一个读书人家。他的父亲是一个穷秀才,一直考不上举人,只好在家乡当私塾先生,教书糊口,家中经常是顾得上吃顾不上穿。刘国钧7岁那年,正当青黄不接的春天,家中又揭不开锅了。父亲再也承受不住贫困的沉重压力,精神崩溃,成了疯子,连书也教不成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到了母亲肩上。母亲是个好强的女人,她要小国钧照顾好父亲,就到外面给人家当佣人去了。
  父亲的精神病时好时坏,清醒的时候也知道煮点东西吃。一旦发作起来,小国钧便吓得只好逃到街上去。7岁的小国钧已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也学着邻居的样子,用一条白布带扎在短褂上,贩点水果、酒酿在街头叫卖,挣一点钱帮助母亲。母亲不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就背负起生活的重担,在邻居的资助下,把小国钧送进了私塾。可是一年没读完,小国钧就因为饥饿不得不丢开了书本。
  1900年,14岁的小国钧被送到县城一家酿酒的糟坊去当学徒,他实在忍受不了那繁重的劳动和恶劣的环境,终于逃回家中。按照当时的规矩,学徒3年,是不允许半途中断的。糟坊主人追到他家中要人,吓得他躲在舅母家不敢出门。还是邻居赵大叔同情他的处境,推荐他到常州奔牛镇上的刘吉升京货店当学徒,并且借10块银元给他做路费,刘国钧才得以开始新的生活。
  奔牛镇地处沪宁铁路线上,南临太湖,北靠长江,中贯运河,交通便利,商业也就相当发达。刘国钧一心想好好学习做生意的本领,将来能多挣点钱养活父母,可是这家京货店因为经营不善,第二年就倒闭了。幸亏老板没有忘记勤劳能干的刘国钧,特意将他介绍到元泰京货店去当学徒。刘国钧起早贪黑地为老板干活,也学到了不少做生意的经验。转眼间3年过去了,刘国钧学徒满师,老板正式录用他做店员。刘国钧能凭自己的双手挣钱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攒起10块银元,买了一份礼物,回到家乡去感谢赵大叔的恩情。然后,他便将在外乡做佣人的母亲接回家,对父亲说:“现在我能够挣钱养家了。”邻居们都羡慕地夸奖他:“国钧真是个孝子啊!”
  刘国钧20岁那年,和同乡鞠秀成了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刘国钧的志气也更大了,他决心自己开一家京货店。经过这几年的磨炼,他已经逐渐掌握了京货店的经营诀窍,与常州等地的批发商也有了较深的交往;他善于观察和揣摩顾客的心理,进的货总能很快销出去……这都证明他完全有独立开店的能力。但是,开店得有一大笔本钱才行,从哪里去找这样一大笔钱呢?
  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攒这笔钱。
  当时还是清朝,男人也流着一根长辫子。刘国钧注意到,江南人总喜欢用五彩的辩须扎辫子,他灵机一动,便买了丝线回家,让母亲和妻子编织成扎辫子的须带,由他带到奔牛镇去卖。这项生意本小利大,一年下来,刘国钧净赚200银元。与此同时,他替元泰京货店到常州等地进货,批发商们为了拉生意,私下答应按进货金额付给刘国钧一定比例的回扣,一年下来也有200银元。他与朋友们在一起搭了个银会,他中奖又得了200银元。刘国钧就像母鸡孵小鸡一样,硬是一点一滴地积攒起了600银元。
  1909年,雄心勃勃的刘国钧与一姓华的同乡合伙开了一家和丰京货店。他看准了当时染色布的利润大,就设了一个土染坊,从外地买进白坯布,自己加工染成青布和黑布出售。由于品种多、花色全,生意越做越大。在全镇7家京货店中,和丰京货店后来居上,成了最大的一家。可是那个华老板,却迷上了鸦片和赌博,为了还赌债,他硬要把自己那份股金让给刘国钧。这样一来,两个老板成了一个老板,生意做得更加顺手。刘国钧于脆把父母和妻子都接到奔牛镇,生活上方便了,生意上也多了帮手。
  转眼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上海、南京一带炮火连天,常州局势也很不稳定。奔牛镇上人心惶惶,许多店铺关起门不敢再做生意。刘国钧的父母也提心吊胆,问儿子要不要停业。刘国钧仔细盘算着:几年来好不容易挣起的这一点家业,万一毁于炮火,当然很可惜;但眼前的情况,战争毕竟还没有打到奔牛镇,这时候谁敢冒风险,谁就可能赚大钱!
  他决心冒一回险。他和家里人将500块银元埋在地下作为后路,然后照常开店营业。一时间全镇的生意,都集中到了“和丰”一家店里。到了冬天,常州的批发商害怕战乱,也将部分存货寄存到刘国钧的店里。同样因为怕打仗,不少农民纷纷把子女的婚嫁日期提前了,可是到处买不到做嫁妆的衣料,最后都找到刘国钧的店里来。“和丰”的布匹销售一空,刘国钧又去劝说常州的批发商,要他们将存货折价卖给“和丰”。批发商要现钱,买布的农民只有稻子,刘国钧只得以“和丰”店作抵押,先把货弄到手,待卖掉稻子再还钱。当时秋收刚过,粮贱银贵,一担稻子只能卖到一两半银子;可到了第二年春天,粮价涨到每担三两银子!刘国钧顺利地卖掉了稻子,还掉了货款,还从中赚到了巨大的差价。到年底一算,“和丰”店的净利高达5000银元!刘国钧又买下了一家倒闭的京货店,改名为同李京货店。到1914年,赤手空拳进奔牛镇的刘国钧,已经拥有两家京货店,成了一方闻名的富户了。

纺织巨子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西方帝国主义顾不上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一个发展的机会。江浙一带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中心。原本就从事布匹印染的刘国钧,看准了这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毅然弃商从工,请结义兄弟蒋盘发邀集常州工商界人士,集资9万银元,组成大纶纺织公司,由蒋盘发担任经理,刘国钧任协理。办事稳重的刘国钧,虽然手中有资本3万银元,但只投资了1万,留下了万一失败的退路。
  1916年,大纶纺织厂开工投产了。新办的工厂,技术力量薄弱,碰到难题就无法解决。刘国钧决定亲自到上海去,设法学习一些新技术回来。可是,上海的纺织厂虽多,却都十分保守,根本不允许别人进厂学习。上下班的工人,都穿着厂里统一的“号衣”。刘国钧急中生智,找到了英国商人开的怡和纱厂的一个工人,坦率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要借他的号衣用。那个工人同刘国钧谈得很投机,便答应下来。第二天,刘国钧就穿上号衣,代替那个工人进厂上班。他一边同别的工人一样操作,一边偷学技术,一双眼睛一刻都没有停过。没过几天,这个勤劳好学的工人就引起了英国职员的注意。两个英国职员叫住刘国钧,一查问,发现他不是本厂工人,便要把他抓走。幸亏周围的中国工人帮忙,刘国钧才能趁乱翻墙逃走。然而那个借号衣给刘国钧的工人,却被英国商人打得遍体鳞伤。刘国钧知道后,立即为受伤的工人联系医院,并承担了全部医药费。这位工人伤好后,基于爱国热情,就主动邀集另一位技术工人,利用星期天赶到常州,帮助大纶厂解决技术难题。
  由于刘国钧管理有方,大纶纺织厂投产当年就盈利,第二年盈利过万,第三年的发展势头更好。可是常州一批股东,这时不但不感激刘国钧这个有功之臣,反而想排挤掉他这个外乡人。刘国钧愤而辞职,收回自己的1万元投资,只将盈利部分留在大纶厂作为股金。朋友们都为刘国钧抱不平,刘国钧却说:“我在大纶厂学到了一套办厂的本领,投资又如数收回,等于一文学费没花,这是我平生最便宜的一笔交易。”
  1918年,精明强于的刘国钧决意独资办厂。他购买了80台布机,自己任经理,让母亲管理摇纱,让妻子管理布机兼烧饭,一家人齐上阵,办起了“广益布厂”。虽然设备落后,资本微薄,但他狠抓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努力提高工人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第一年就盈利3000银元。到1923年,他凭广益布厂积累的利润,创办了广益二厂。它是当时常州最大的染织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使我国的民族工商业再次面临严峻的局面。为了确保广益厂的生存和发展,刘国钧一面努力学习国内外同行的经验,一面加强对国内外市场行情的了解,以决定工厂的经营方向。1924年,刘国钧和友人一起,专程到日本考察,研究日本发展工商业的经验。他发现,日本工厂的优势在于成本低,而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和精简工序。回国后,刘国钧综合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果断地决定改变“广益”的生产方向,由原来生产斜纹布和白平布,改为生产蓝布、绒布、贡呢、哔叽等色布,避开与其它厂的重复。与此同时,他又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旧设备,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利润。“广益”生产的各种布,在南京举办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上一举夺得优等奖,使一些资金雄厚的纺织厂也不得不佩服。刘国钧所采用的产品商标也很有意思,一个叫“蝶球”,图案是大小蝴蝶飞舞在地球之上,寓意是“无敌于天下”,因为上海话“蝴蝶”与“无敌”发音相近;另一个叫“征东”,图案上薛仁贵横刀立马,寓意是“征服东洋货”,显示了刘国钧要同洋货一比高低的志向。这两种商品的质量都很好,不仅在国内市场站住了脚,而且还销往国外。
  刘国钧的广益厂蒸蒸日上,赶走了刘国钧的大纶厂却江河日下,几年来连续亏损。负责人丧失信心,不得不出卖产权。
  刘国钧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经过谈判,大纶的出让价商定为40万银元。当时大给的股东,都想早点摆脱这个倒霉的厂,见有人肯出钱接收,纷纷要把股本提走。可是刘国钧一个人也拿不出这样一笔巨款,他先在大纶的原股东中做工作,使一些赔了钱不甘心的股东,决心同刘国钧一起再搏一搏,没有退股;接着又招募到一批新股东。这样他成功地接下了这个厂,改名为大成织染股份有限公司,刘国钧自任经理。
  可是这个半死不活的厂,资金缺乏,机器残旧,一时难以投入生产。刘国钧想,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事情做好,没有好的设备是不行的。所以他以工厂地皮作抵押,向上海银行贷款40万银元,大刀阔斧地整修设备。该修的修,该换的换,该拆的拆,半年时间用去了20万。股东们纷纷议论,认为开销这样大,将来收不回,岂不是大家又要赔钱?有的人就来对刘国钧的办厂方针进行干涉。刘国钧信心十足地对股东们说:“诸位不必担心,资金不够,可以从我的广益厂周转。谁害怕投资亏损,可以不算入股,算存款在大成,到时候本息照付,决不赖账!”股东们见刘国钧这样有把握,又想到他经营广益厂确实有一套,才算放了心。
  有了好设备,还要有好的操作人员。过去大纶厂亏损严重,就是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大成开工以后,又出现了棉纱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刘国钧非常焦急,日夜在车间里摸情况,却找不到改进的办法。于是,他不惜重金,礼聘国内著名的纺织专家陆绍云工程师进厂。他将陆绍云的年薪定为5000银元。而当时一担米才值三四元,等于陆绍云每天能拿到好几担米,有人觉得付的代价太高了。刘国钧却说:“我宁可以100元的月薪用一个能人,也不愿以25元的月薪用4个庸人。像陆总这样的专家,一个人就抵得上我们所有的人。”
  陆绍云果然没有让刘国钧失望,在他的指导下,棉纱质量很快就达到标准。工人的操作水平也提高了,产量不断上升,生产走上了正轨,第一年就盈利10万余银元;第二年又大获厚利,除了发放股息、红利外,还净余50为银元。股东们一致同意将这些钱全部作为投资,公司的资本猛增到100万银元!

经营理念

  人才第一
  刘国钧从经营“广益”的时候起,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他常说:“既懂经营管理,又懂技术,是一等人才;懂管理不懂技术,是二等人才;懂技术不懂管理,是三等人才。”并且以此为标准,量才录用。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随着“大成”的发展,厂里招收了大批青年员工,分别加以培训。其中稍有文化的女青年千余名,开办养成工班,培养挡车工;小学毕业生百余名,开办艺徒班,培养机工;初中文化的青年四五十人,开办练习生班,培养初级管理人员。所有的学员全部是考试录取,不徇私情。学员一律住在厂里,白天跟班实习,晚上读书,学习纺织、数学、绘图、外语、语文、算术、机械维修等知识。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厂里的骨干。刘国钧还规定,练习生班可以自由报考,优秀的毕业生可以由厂里保送出国留学,因此有效地调动了广大青年学文化、钻技术的劲头。刘国钧虽花费了不少投资,但工人提高技术为工厂所带来的收益,是难以统计的。当时人们都赞叹刘国钧有远见。
  集中发展
  为了集中精力发展大成,1932年刘国钧向股东大会提出,把自己独立经营的“广益”和“大成”合并,免得自己再心挂两头。“广益”是刘国钧的“聚宝盆”,每年至少有几万元的净利润,刘国钧肯这样做,股东们当然非常高兴。这样,“大成”共拥有纱锭2万余枚,线锭近5000枚,布机640台,染整设备齐全,资本140万元,职工达2500人,年产值450多万元。一个年年亏损的企业,到刘国钧手中,短短3年中,就发生了这样神奇的变化!刘国钧常常以这样一句话鞭策自己:“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他就是以这样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断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标。到1936年,大成公司的资本增加到了400万银元。刘国钧在事业上的兴旺发达,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的重视,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曾赞叹道:“像大成这样,8年增长8倍的速度,在民族工商业中实在是一个罕见的奇迹!”他认为,如果不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发生,大成公司完全可以发展成与日本纺织业相抗衡的强大对手。
  “三个一点点”
  刘国钧办工厂的诀窍,是著名的“三个一点点”:“质量好一点点,成本低一点点,价格高一点点。”他在点点滴滴上下功夫,绝不放过经营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十分重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将日本纺织业作为自己赶超的对象。1932年和1934年,他两次去日本考察,甚至像当初在上海怡和纱厂那样,亲自偷学丝绒和灯芯绒的生产窍门,终于开创了民族资本工业中成功生产丝绒和灯芯绒的先例。同时,他也十分注意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他深知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坚决废除了传统的封建工头制度,聘请专家管理工厂,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他定期召开管理会议,每次都请各厂厂长和工程师参加,鼓励大家反映问题,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使整个公司的工作能很好地协调起来。

致富思源

  刘国钧在他作的厂歌中写道:“提倡国货,对外竞争,出品力求精,成本力求低,挽回权利,富国利民。”在对工人工作严格要求的同时,刘国钧也能关心工人的福利。大成公司不但工资比同行要高一些,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工人的生活,培养工人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思想。他建造职工宿舍,办起职工食堂、商店、保健站、小学,工人看病免费,职工子女上学可以领到补贴;厂里还举办青年集体婚礼,甚至购地建公墓,建造“功德堂”,为亡故职工举行追悼会,将对企业有功者的骨灰送入功德堂,立碑纪念;每逢年节,刘国钧都要宴请职工,并挨桌给大家敬酒……在当时的企业中,像这样对职工的生老病死都给予关心的,确是凤毛麟角!刘国钧常对工人说:“我们厂就是个社会,进了厂就要安心在厂里,吃在厂里,住在厂里,生活在厂里,老在厂里,安葬在厂里。”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所以当时的大成公司,对工人确实很有吸引力。
  1936年,刘国钧正好50岁,这年清明,他回老家扫墓,并应邀对全镇父老和学校师生发表演说。家乡的老年人还记得刘国钧当年流落街头卖水果、酒酿的情景,如今他却成了全国闻名的大富翁、大企业家!天真的学生们问刘国钧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刘国钧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办厂。办厂是我最大的爱好,我一有钱就想着要再多办一个厂!”

故居

  刘国钧故居坐落在他的衣胞之地生祠镇,与岳王庙相邻。
  走近古色古香的门楼,刘海粟先生的手迹“弘毅园”三字道劲有力。刘国钧故居由旧居、善余厅、敬修堂和新建的国钧堂组成。整座建筑既有回廊相连,又有天井相隔,几井几楼,疏密有致,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大门左侧的旧居,泥砖青瓦,苔藓斑驳,低矮的瓦房里,一张旧竹床,一架纺车,一部织布机仿佛一本尘封的清苦勤俭的教科书,在静静地叙说着刘国钧先生这位中国民族工业骄子的艰辛而辉煌的创业史。
  旧居的墙上挂着一条幅,发人深省。“问我平生少时苦,一生学费钱八百。日食三餐元麦糊,夜卧一张竹编床。半生事业万人功,富就安乐不忘贫。”
  步出旧居,穿过前院回廊便进入意为“敬业修身”的“敬修堂”。这是刘国钧先生一生恪守的为人准则。肃穆的敬修堂里挂着刘国钧先生及其家人的照片。刘国钧先生15岁就从生祠小镇出发闯天下,晚年他又荣归故里,似乎画了一个圆,但刘国钧先生在50年中情牵故乡,多次捐资兴办教育、疏浚圩港、修建岳庙。敬修堂里有一帧刘国钧先生端坐书,房的照片,其身后挂了一幅由我国著名书画大师徐悲鸿创作的《马》,画中的马不是奔马,而是一匹低头饮水之马,正是刘国钧先生饮水思源之情的寄寓,这饮水思源之美德一直延续到他的后人身上。他的女儿刘璧如女士每每回乡扫墓或回归故里,总要倾囊支援家乡的经济建设,如建校办学,兴办工业,发展三产等。
  出敬修堂,穿过树影婆娑的回廊向前,便到了善余厅。客厅正中悬挂着“人老心不老,永远跟党跑”字联,是依照他的手迹而写,非常醒目。此厅得名于民国年间刘国钧先生曾在家乡创办善余染织厂,“善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这里面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本来此布厂叫善余布厂,但刘国钧先生在“善余”后面加了个“恒”字,以追思当年他母亲对他的教育。记得15岁的他要出门闯天下,母亲就比划着自己的纺织动作送给儿子一个“恒”字,她说:“没有恒心,这一团棉花怎能变成一根根纱,一根根纱又怎能变成一匹匹布呢?”从此,他记住了母亲的教诲,并自撰了一幅字联自勉:“日日行,不怕千里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事万事。”今善余厅已成为客人吟联品意的厅堂,厅内布置着名人字画,雅致新。
  从善余厅步出到厅园,园内春兰秋桂,绿意葱茏,花红飘香,刘国钧先生后人栽种的香橼树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高枝触檐,两株白玉兰煞是惹眼,生长茂盛,树冠直指苍穹。花季一到,幽香四溢,满枝“白玉”,晶莹剔透,仿佛向人们展示着刘国钧先生的高洁品格。自善余厅穿越两侧厢房可抵达故居西南一侧的陈列室。陈列室以照片和实物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刘国钧先生这位著名实业家和爱国人士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录,四周的橱窗内以翔实的史料记录了他的创业历程,墙上高挂着陆定一、胡子昂、刘靖基等历任领导同志的题词,饱含着对他的敬仰、怀念之情。睹物思人,当年刘国钧先生为了和日商竞争,首开了中国生产丝绒和灯芯绒的先河,还创下了令日商大为恼火的名牌商品。1950年春,全国刚解放不久,思乡爱国心切的刘国钧先生又冲破重重阻挠,毅然从香港返回祖国大陆,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他的高尚情怀长存人间。
  出陈列室东行数十米,便是新世纪落成不久的“国钧堂”。国钧堂正中置着重18吨,高3.5米的刘国钧先生汉白玉雕坐像,其慈眉善目,温和友善,正眺望着他终生思念热爱的故土。雕像上方是陆定一题写的“慎爱勤诚”。这4个字金光熠熠,正是对刘国钧先生的恰当的评价。刘国钧先生一生最敬佩的人是岳飞,他始终认为是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激励着他的事业从成功走向辉煌,所以他和他的后人四修岳庙。刘国钧先生思乡爱国的故事一直在靖江人民中间流传,并深得仰慕。其子女对家乡的建设也十分关心,捐资建设图书馆、生祠中学,设立刘国钧先生奖学基金等等,在家乡传为美谈。
  刘国钧先生一生从一个奔牛镇的学徒到富商,然后再从富商到一个敢于与日商竞争的民族工业骄子,再成长为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江苏省副省长,正是由于他“善余恒”,正是由于他“弘毅”“敬修”,正是由于他爱国爱家乡。刘国钧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之女——刘璧如

  刘璧如女士1919年6月3日出生,祖籍江苏靖江生祠,现居于香港,在刘国钧府中排行第二,是刘国钧、鞠秀英夫妇的掌上明珠。1929年初,10岁的刘璧如先后向孔子牌位和老师行了大礼,入刘氏私塾。在私塾里,刘璧如和其他小孩一起随当时常州著名诗人苏涤尘、钱小山等学习儒家经典和中国古典诗词,她从小就是一个"爱争对仗比新词"的诗童,对联、写诗常受到老师的嘉许。近年来,刘璧如在香港、在国内、在海外发表了不少古典诗词,是实业界一位名闻遐迩的女诗人。
  刘璧如女士在香港妇女界是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与其夫婿查济民先生一道经营中国染厂。中国染厂有限公司创立于1948年。在创业初期,雇有60多名员工,月产量仅为50多万码,产品也只限于漂白和染色。她不仅实际参与管理,且亲自过问车间内的印花、图案设计等技术工作。至今,刘璧如女士仍担任香港名力集团董事长及中国染厂集团董事之职。

刘国钧中学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是以刘国均先生命名的一座学校,座落在生祠镇西街思中路20号,占地63511平方米,学校现有35个班,在校学生3800多名。教职工300多名,高、中级职称教师83人,研究生12人。
  1948年9月,一所新型的学校"靖江中学"在侯河区的普济庵诞生,1949年春改名为"苏北靖江联合中学"。1950年迁至现在所在地,改名为"苏北生祠初级中学";1952年改名为靖江县"生祠初级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班,更名为"靖江县生祠中学"。2001年5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重点高中,2002年5月经市政府同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学校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及相应的文艺、体育和生活设施。高标准的实验楼、语音室、双控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运动场、图书馆及师生食堂、浴室、医务室等一应俱全。教师办公室还配备了电脑,图书馆藏书7.2万余册,报刊杂志300余种。
  生祠中学高举素质教育之拳,创教育改革之新,育全面发展之才。近年来,先后有百余名学生在全国和省级、泰州市、靖江市学科竞赛中获奖,获奖人数、奖项档次,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高考成绩令人瞩目,本科上线率稳步上升,在同类学校中处领先地位,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市花园式单位等数十项荣誉称号。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业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泰州日报》曾多次予以重点介绍。
  面向新世纪,确定新目标,培养新人才,创造新辉煌,刘国钧中学这所古老而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型学校,将以省重点中学的姿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昂首阔步迈向新的明天。

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刘国均,生于1902年,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人。1987年2月,被聘任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刘国均 简历 - 名人简历(图1)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