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生平概述
约翰·约瑟夫·文策尔·拉德茨基·冯·拉德茨伯爵(1766.11.02-1858.01.05) 波希米亚贵族和 奥地利军事将领,民族英雄。拉德茨基元帅在军事生涯逾70年,直到他去世时91岁,他赢得1849年3月23日著名的 诺瓦拉战役的胜利。
1784年进入 奥地利陆军,曾参加1787-1792年的 奥土战争,法国大革命初期在 低地国家作战,1796-1797年在意大利战争期间 ,他参与了与 拿破仑的战斗,1805年以少将军衔在意大利作战。1809年为 奥地利陆军总参谋长,他努力使军队现代化,但因缺乏资金而不得进行。1813年,他在反对 拿破仑的盟国会议上,尤其是在部署莱比锡大决战上( 莱比锡会战)起过很大作用。1814年3月随盟国君主和显宦进入巴黎,并陪同他们出席维也纳会议。从1815年至1829年,他在威登 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1829年退休。1830年再次被征召去意大利服役。1836年成为陆军元帅,1848年最后一次指挥帝国军对 撒丁王国作战,时年82岁,1849年2月23日在诺瓦拉大胜。
1850年-1857年,他任伦巴地- 威尼斯地区总督,全军上下莫不爱戴,称之为拉德茨基老爹。他以91岁高龄在米兰辞世,皇帝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亲自主持葬礼,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日。 奥地利作曲家 老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胜利专门谱写了《 拉德斯基进行曲》进行颂扬,成为每年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意大利战局
奥匈帝国中的描写
1848年,面对汹涌的北意大利,德高望重的拉德茨基元帅被要求对反叛及 撒丁王国的入侵不做任何抵抗, 奥地利政府提出将 伦巴第割让给撒丁,让威尼斯自治,拉德茨基不打算执行维也纳政治家的命令,打算以武力恢复哈布斯堡帝国。
在立宪会议召开的第三天,拉德斯基元帅在意大利的一次军事行动中击败皮埃蒙特人,帝国政府因此避免了向撒丁国王阿尔贝特寻求和解的命运,也不再需要匈牙利人的支援,甚至驻意大利的奥军还可以抽调一部分来支援其他地区。
一度及其虚弱的 奥地利帝国被军队的力量重新塑造成中欧强国,这在哈布斯堡历史上是少见的,两个世纪以前的30年战争期间,叱咤风云的将军 华伦斯坦破例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但却自行其事,最终被皇帝抛弃,被英国部下刺杀。其波澜壮阔的人生悲剧被席勒写成著名戏剧《华伦斯坦》,从那以后,将军们从没有机会在政治上起过主宰作用。1848年,三位被认为拯救哈布斯堡的军人在 奥地利成鼎足之势,其中,拉德茨基一向远离政治,专心于军队事务,是德高望重的民族英雄,他抱怨文迪施格雷茨的政策太反动,而文迪施格雷茨一向关心政治,在取的 苏菲太后信任后,连续镇压在 布拉格和维也纳的革命。虽然他作为指挥官平庸的很,而且对拉德茨基在意大利库思拖扎取的的决定性胜利很不以为然。
意大利和谈被取消了, 撒丁王国对 伦巴第的 奥地利守军发动了进攻,拉德茨基以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速度迅速反击,只用了几天功夫就在诺瓦拉战场取的决定性胜利,迫使撒丁国王当晚宣布退位,82岁的老元帅再度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匈牙利投降半个月后, 威尼斯共和国弹尽粮绝,也向拉德茨基元帅投降,相对而言,意大利人是幸运的,年高德劭的元帅并没有向任何一个城市复仇。在维也纳,元帅成为万众瞩目的偶像,霍夫堡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老约翰 施特劳斯上一年谱写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的旋律,人们期待他为庆祝再谱新曲,但是,46岁的作曲家被突如其来的猩红热袭倒,三天后便去世了,于是《拉德茨基进行曲》被人一遍遍演奏,百听不厌,成为老施特劳斯进行曲中最受人喜爱的一部。
评论
恩格斯的评价
前引省略--拉德斯基除了他的四个要塞之外,(他以其中的维罗纳为自己军队的营垒)已经一无所有。当时,他的正前面与左右与几乎整个后方地区,都为敌人控制。甚至与提罗尔的交通也受到威胁,有时还被截断。但是,由努根特将军指挥的一个师还是在起义的威尼斯省打开了一条通路,并与五月底于拉德斯基会合。那时,拉德斯基表明,他掌握这个刚刚为自己筑成的出色的阵地,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由于在这个搜罗一空的维罗纳四郊再也无法养活自己的军队,由于兵力过分薄弱不能决战,拉德斯基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巧妙的侧敌行军,把自己的军队从列尼亚哥转移到曼图亚;然后,在敌人尚未弄清真相之前,拉德斯基又向前推进,到明乔 河西岸攻击敌人;他把敌人的封锁线向后压缩,使皮埃蒙特的主力军不得不撤离维罗纳。然而他无力防止培斯克拉的陷落。在取的向曼图亚进军所预期的一切战果以后,他重新集合自己的军队,经由列尼亚哥向维琴察进发,并从意大利军队手中夺回了该城,,于是,他便控制了大陆上整个威尼斯地区,恢复了自己的交通线,并得到自己后方广大富饶地区的资源,此后,拉德斯基重新进入了他的要塞维罗纳,但是,皮埃蒙特军队对于把奥军逐出维罗纳这一点完全失去了信心,以至无所事事整整消磨了一个月时间,正在这时,奥军三个旅开到了,于是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三天的时间里,拉德斯基肃清了 阿迪杰河和乔明河之间高地上的皮埃蒙特军队,同时在曼图亚附近迂回皮埃蒙特军队的右翼,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使他们退到提起诺河之彼岸前,一直没有做任何抵抗。拉德斯基进行的这个战局表明,一个将军,即使他的兵力比敌人薄弱,只要依靠防御的很好的河川体系,就可以扭转战局 。
利德尔·哈特的评述
利德尔·哈特著《拉德斯基在1848--1849年奥意战争中的杰出指挥》
另一出以欧洲为舞台的出色军事艺术表演,是 奥地利司令官拉德茨基元帅在1848-1849年意大利战争中所演出的,当时他粉碎了三次企图把奥地利人从意大利赶出去的第一次努力。意大利趁维也纳革命和匈牙利叛乱的良机,在米兰发动暴动,
(1848.03.17)暴动迅速蔓延到伦巴第和威尼托全境,撒丁国王查理·阿尔贝特率 皮埃蒙特军队东援,教皇和 那不勒斯军队也北上支援,使意军队实力达到近10万人。当时奥军七万人,分驻于许多小据点,拉德茨基在米兰仅有一万人,为免遭保围,他撤至明乔河与 阿迪杰河之间著名的四要塞防御区(曼图亚-- 佩斯基耶拉--维罗纳--莱尼亚戈)。在这里,他一面等待援军,一面打退了 皮埃蒙特军队的进攻,只有 佩斯基耶拉失守。在获得增援后,他一面抵挡住 皮埃蒙特人,同时挥师向东,在维琴察附近歼灭了横切他交通线的教皇和 那不勒斯军队。接着,他又肃清了布伦特河谷。然后会师对付 皮埃蒙特人,迅速集中兵力与这一区域内,在库斯托扎突破敌人的防线。获胜后,拉德茨基迅速把 皮埃蒙特人赶回本土,与8月4月重新占领米兰。
奥匈内战的继续,鼓励了意大利爱国者在1849年企图再次独立。3月间,经过整编的加强的8万 皮埃蒙特军重新向米兰进军,这一次拉德茨基可以动用的兵力几乎与之相当,但他再次撤出米兰,向东南转移,让人以为他要撤往 皮亚琴察。然后他突然转兵西向,进军 帕维亚,在20日越过提起诺河包抄 皮埃蒙特军的右翼,在其主力和侧翼掩护部队之间打进一个锲子,晕头转向的皮埃蒙特人向提起诺河撤退,但是他们企图挡住拉德茨基向北他们后方进攻的尝试未能成功,因为他再次迂回前进,这样便迫使皮埃蒙特与20日向诺瓦拉北撤,次日,拉德茨基听到敌军已经西撤的误报,再次向北进军,以切断敌人的退路,结果,只有他的右翼部队在诺瓦拉与皮埃蒙特人遭遇,他手下的四个军只有一个军对付敌人的全部主力,有几个小时形式看起来十分危险,但由于前一段已使敌军陷入混乱和瘫痪,因而减轻了危险。当天下午其他各军先后到达,为进攻提供了支援,同时对敌军侧翼和后路形成强大的威胁。后果是决定性的,当晚查理·阿尔贝特把王位传给儿子维克多·埃马努埃尔二世,奥军向后者提出宽大的投降条件。这使 奥地利人得以摧毁在其意大利各省重新爆发的暴动,然后把部队调去恢复对 帝国中央部分的控制。
拉德斯基在上述战役中表现出来的精力和敏捷,出自他这位82岁的老人身上更显得惊人。他对军事艺术和理论的强烈兴趣,使他在多年推行军队改革未果的失望心情下,仍能保持的活泼清新,因而终于得以充分利用在晚年到来的这一机会。
参考资料
1. 奥地利是怎么控制意大利的---恩格斯
2.波河与莱茵河----恩格斯
3.中德文对照---- 奥地利简述
4.中文大不列颠百科85年版
5.世界军事历史全书人物卷--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