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吕赫若出身地主家庭,因此接受新式教育与新式思想,在1931年台中师范学院毕业後,出任新竹县峨嵋公学校老师,於1935年发表第一篇日文小说《牛车》而成为文坛瞩目对象,也是第一位作品被介绍到中国的作家之一。
1935年处女座《牛车》发表于日本的《文学评论》,成为台湾本土作家登上日本文坛的标志之一。
生平简历
1934年,师范毕业,被分发到新竹峨嵋“国小”任教,因语言不通,转调南投营盘“国小”,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写作生涯。1939年,吕赫若26岁,进入日本东京武藏野音乐学校声乐科,师事声乐家长板好子女士,并参加东宝剧团,演出“诗人与农夫”歌剧,展开前后一年多的舞台生涯。吕赫若不仅是才华洋溢的作家,也是跨越日帝和中国统治两个时代的台湾第一才子。而他之所以能被称为跨越日帝与中国统治两个时代的台湾第一才子,不只因为其集教师、音乐家、作家、记者于一身,在文学上的版图,也跨足小说和戏剧两项重要文类,其中又以小说上的成就为最大。
于1935年发表第一篇日文小说“牛车”而成为文坛瞩目对象,被誉为“文学天才”。也是第一位作品被介绍到中国的作家之一。
1940年吕赫若前往日本学习声乐,1942年回到台湾并且加入张文环的《台湾文学》担任编辑,后担任兴南新闻记者。吕赫若在戏剧、音乐与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而被誉为台湾第一才子,不过他还是-最钟情于文学的创作;二战结束之后,吕赫若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担任台中分团筹备处股长,但不久后便出任《人民导报》记者,挖掘战后台湾政治经济的黑暗面。
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吕赫若转向社会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除主编中共地下党机关刊物光明报之外,并且开设由中共地下党员直接领导的大安印刷厂,印制社会主义刊物与宣传品;1949年吕赫若出任北一女中音乐教师,8月爆发基隆市工作委员会案,《光明报》创办人、基隆中学校长、中共地下党员钟浩东及同校相关人士陆续遭到逮捕判刑,涉及本案的台湾大学相关师生也被逮捕,而参与《光明报》编辑工作的吕赫若也因此开始逃亡,不久之后前往台北县石碇乡鹿窟等武装基地开展游击斗争,史称“鹿窟基地案”。之后在1951年于鹿窟武装基地为毒蛇咬死,并且埋葬在鹿窟山区。身后的手稿及书籍因家人对政治肃杀的恐惧而悉数掩埋于家前的荔枝园,仅有一本日记(记录昭和17-19年)因为详实纪录了子女的出生年月日而保留传世。
人物评价
吕赫若可以说是台湾文学成熟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天才洋溢,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然而小说仍是他最杰出的艺术成就。 战争时期,有不少作家明显地放慢了自己的文学脚步,或者根本就停止参与文学活动,吕赫若是仅见的、格外活跃的一位,写作不辍。这段时期发表的《山川草木》和《风头水尾》,曾被人质疑为皇民文学,叶石涛说那只是“伪装的皇民化讴歌”,只要印证这些作品的内容,当知这是公允的说法,更见吕氏艺术修为之不凡。吕赫若也是和杨逵一样,少数在终战后未曾停止文学的脚步,继续迈步向前的作家之一,他更不为人所能知的是,他在1946年已经能用中文写小说,发表“战争的故事”系列小说。显然,他又是战后最积极投入台湾新文学重建运动的一员猛将。1949年,他曾出任台北一女中音乐教师,并在中山堂举办过音乐演唱会。不久之后,吕赫若忽然从台湾消失,关于他的转变和下落,留下的是无法证实的传言,吕赫若锋芒毕露的文学才华,像一颗乍现光芒的文学彗星,从台湾文坛突然消失,留给人无限的怀念。
从广受肯定《牛车》开始,吕赫若恐怕连批判性写实主义都算不上,也缺少赖和那种知识分子的认真和热切,只是冷静、客观、平实地叙述发生在一个牛车夫身上的遭遇,虽然时代的变迁,大环境景气的不振,是小说中小人物处处碰壁、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但作者既无批判,也没有控诉,怎么看,它都不是负有社会改革使命的文学。从吕赫若的小说,呈现了许多人间的景物,有他特有的自然率真的性格,也没有早期台湾小说主宰、掌握事物的积极特性,的确有他小说技巧上的独特艺术成就。
不过,吕赫若的小说拥有别人所没有的、观察事物的穿透能力,它总是能很清楚地看到统治与被统治、环结不能相扣的关键,看到地主与佃农内部的间缝,冷眼看清渡海来台汉人迷信风水,洞察家庭、婚姻的问题。吕赫若小说的环境意识是敏锐的,他只想平实、自然地呈现自己的感受,描述自己的时代。有论者称,吕赫若是农民文学作家,原因可能是指他写了许多以农村为舞台的作品,若此,我们不妨称他是属于殖民时代农业社会的作家,因为他的小说是那么真实地反映了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他用无限的热情拥抱祖国,尝试以中文写作的作品将永被后人缅怀。
人物作品
出版书籍
1944年 《清秋》,台北:清水书局。
1991年 《吕赫若集》,台北:前卫出版社。
1995年 《吕赫若小说全集》,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
小说创作
1935年 《牛车》,(日本)《文学评论》二卷一号。
1935年 《暴风雨的故事》,《台湾文艺》二卷五号。
1935年 《婚约奇谭》,《台湾文艺》二卷七号。
1936年 《前途手记》,《台湾新文学》一卷四号。
1936年 《女人的命运》,《台湾文艺》三卷七、八号。
1937年 《逃跑的男人》,《台湾新文学》二卷四号。
1939年 《季节图鑑》,《台湾新民报》日刊之“新锐中篇小说特辑”。
1940年 《蓝衣少女》,《台湾艺术》一卷一号。
1940年 《台湾女性》第一篇《春的呢喃》,《台湾艺术》一卷三号。
1940年 《台湾女性》第二篇《田园与女人》,《台湾艺术》一卷五号。
1942年 《财子寿》,《台湾文学》二卷二号。
1942年 《庙庭》,《台湾时报》8月。
1942年 《邻居》,《台湾公论》10月。
1942年 《风水》,《台湾文学》二卷四号。
1943年 《月夜》(《庙庭》续篇),《台湾文学》三卷一号。
1943年 《合家平安》,《台湾文学》三卷二号。
1943年 《石榴》,《台湾文学》三卷三号。
1943年 《玉兰花》,《台湾文学》四卷一号。
1944年 《山川草木》,《台湾文艺》创刊号。
1944年 《百姓》,《台湾文艺》一卷六号。
1945年 《风头水尾》,原载于《台湾时报》,后收录于《決战台湾小说集》坤卷,台湾总督府情报课编。
1946年 《故乡的战事一-改姓名》,《政经报》2月。
1940年 《故乡的战事二-一个奖》,《政经报》3月。
1940年 《月光光-光复以前》,《新新》第七期。
1947年 《冬夜》,《台湾文化》二卷二期。
随笔、杂文
1936年 《关于诗的感想》,《台湾文艺》三卷二号。
1941年 《我思我想》,《台湾文学》创刊号。
1942年 《拉青与八卦筛─结婚习俗的故事》,《民俗台湾》二卷一号。
1942年 《农村与青年演剧》,《兴南新闻》7月20日。
1942年 《日本新剧与新派》,《兴南新闻》10月7日。
1944年 《前線报告-家有妻守著前線战士更勇》,《新建设》三卷四月号。
1944年 《小学一年级》,《兴南新闻》4月4日。
1944年 《处女作回忆-子曰空空如也》,《兴南新闻》8月23日。
短评、新诗、剧评、声言
1936年 《文艺时评》,《台湾新民报》3月3日~5日。
1936年 《两种空气》,《台湾文艺》三卷6号。
1936年 《旧又新的事物》,《台湾文艺》三卷7、8号。
1941年 《谨呈陈逊仁君灵前》,《台湾文学》创刊号。
1942年 《陈夫人公演》,《兴南新闻》5月20日。
1943年 《阿里山》,《兴南新闻》2月12日。
1944年 《合音》,《台湾文艺》一卷二号的“台湾文学者总崛起”专辑。